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2的文章

翻譯:烏克蘭將境內俄屬軌道車輛收歸國有

圖片
原文 (英) 如果無法觀看原文,請使用筆者帳號密碼: 帳號:altefahrer@gmail.com 密碼:ooOO00OOoo 烏克蘭在俄羅斯入侵後,宣布將俄羅斯所屬財產全部沒收,因此總統已簽署命令,讓烏克蘭國鐵(Ukrzaliznytsia)將其境內的俄羅斯軌道車輛收歸國有。目前烏克蘭國鐵已經列出一份清單,表明目前在烏克蘭境內的鐵路上,存在15,076輛來自俄羅斯的各式軌道車輛,分別隸屬於250家俄羅斯企業。這份清單最後將交給政府,供行政與立法部門批准。 在這份清單上,共有篷車(Vans)587輛、敞車(Open Wagons)10,956輛、平車(Flat Wagons)158輛、罐車(tank wagons)2,057輛與1,318輛其他類型的貨車。烏克蘭國鐵也補充,目前俄羅斯境內也有482輛來自烏克蘭的軌道車輛,執行長亞歷山大·卡米申(Oleksandr Kamyshin)在2022年3月15日表示:「這個程序仍然需要時間,因為還要確定那些車輛是真正屬於俄羅斯人的。這是一項緩慢的任務,但我們有的是時間精力。」 他也表明,俄羅斯來的軌道車輛將有助於烏克蘭的經濟活動,並且透過與歐洲之間的鐵路網來恢復貨運服務。

翻譯:新建一座城市是否可行?

圖片
原文 (英) 從 加州 到 邁阿密 ,或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地方,都面臨著房價飛漲的問題,租屋族也忙著尋求適當的住所,人們再次擔心無家可歸的問題。不斷加劇的住宅緊縮(housing crunch),以及大規模開發新住宅面臨的居民抗爭,讓許多人反問:「為什麼不直接建造一座新的城市?」 觀察家 內森·J·羅賓遜 (Nathan J. Robinson)在近期撰寫的文章中表示:「當 中國 人需要提供更多新住宅時,他們就會蓋一座新的城市。從1949年以來,他們已經建造了六百多座新城市。」乍看之下,這是一個明顯的政績,但從整個歷史上看來,這樣的大計畫也充滿著失敗、未完成或成效不彰的問題;而在 加州 或其他地方,還有許多規劃中未實施的案例。 為了理解建造新城市的議題,城市實驗室(CityLab)採訪了馬倫城市管理研究所的研究員、前世界銀行城市規劃師 阿蘭·貝爾托 (Alain Bertaud),以下為精簡後的談話紀錄。 美國應該建設新城市嗎? 總體來說,在原本就已經高度都市化的國家建造新城市是無意義的, 像是美國、西歐或日本。這個問題的癥結點在於,誰要當第一個搬去新城市的人?新城市的基礎建設當然很好,但重點是沒有工作機會,因為從歷史脈絡來看,都市發展是跟隨市場趨勢的,不是反過來讓市場去遷就都市。例如 希臘 人建立 馬賽 ,出口葡萄酒與軟木塞,然後進口橄欖油;到了 羅馬 時代,它是北非到 高盧 (Gaul)的貿易門戶。 接下來是金流問題。當你建造一座新城市之後,你的都市財政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負的,因為基礎建設不便宜,像是道路跟機場必須在早期投入,但土地銷售與稅收都要很久以後才能獲利。世界上當然有成功案例,像是 澳洲 首都 坎培拉 (Canberra)或 印度 的 昌迪加爾 (Chandigarh),但不適用於大多數新城市。 若以發展迅速但缺乏都市化的地方為例呢?像是因為產業熱潮帶來的大量勞動力? 這才是最關鍵的契機:能夠吸引很多人的地方才能夠成為城市,然後從那邊發展起來, 奧蘭多 就是這樣來的。 奧蘭多 是美國發展最快速的城市之一,因為 迪士尼 從1970年代 就 在那邊創造了就業機會,而且因為它是旅遊勝地,你馬上就能獲得一座國際機場,然後不知不覺形成一座多元化城市。 從這個觀點來看, 迪士尼 跟 水力壓裂 潮(fracking boom)一樣,因為有了水力壓裂潮,才有一堆人搬去 北

翻譯:德國政府大力補助漢堡購置電動公車

圖片
原文 (英) 德國 聯邦數位暨交通部(Das Bundesministerium für Digitales und Verkehr, BMDV)在2022年4月7日至8日於 柏林 舉行電動交通會議(Electromobility Conference),決議將籌措經費用於補助電動公車。針對公車能源轉型的結論,部長 沃爾克‧威辛 (Volker Wissing)宣布,將為 漢堡 都會區提供1.6億歐元補助,用於購置472輛電池電動公車,受益者包含 漢堡 高鐵(Hamburger Hochbahn AG)與 漢堡-霍爾斯坦 客運(Verkehrsbetriebe Hamburg-Holstein GmbH, VHH)兩大公車業者,也是該政策的第一筆撥款。 在這之前, 漢堡 高鐵早已制定目標,要在2030年達到全車隊一千輛公車電動化,而現在他們獲得了9,700歐元,可以採購289輛電動公車與486座充電基礎設施。而他們更超前部署,在2020年8月就大規模採購530輛電動公車。目前BMDV已經撥款給 漢堡 高鐵1,200萬歐元,用於採購60輛電動公車與20座充電基礎設施,並且提供640萬歐元,補助他們在 三角路 (Gleisdreieck)建造的新機廠。 漢堡-霍爾斯坦 客運也設定2030年全車隊電動化,但是他們的車隊規模只有670輛公車,然而之前VHH參與了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的「彈性2022」(Elexity2022)計畫,獲得了5,900萬歐元補助,用於購置183輛公車與216座充電基礎設施。目前BMDV也撥款1,500萬歐元,用於購買64輛電動公車,並補助180萬歐元升級 山村 (Bergedorf)的機廠設施。 沃爾克‧威辛 博士表示,對抗氣候變遷要從家門開始,我們投資了1.6億歐元,為人們提供更加氣候中和性(climate-neutral)的交通方式,讓 漢堡 市的未來將至少有472輛電動公車。而因為公車是都市中行駛旅程最高的運具,只有電動公車才能夠讓碳排放永久減少,並且更加永續且達到氣候中和。透過中央政府的力量,將能讓漢堡市40%的公車達到電氣化。 (編按:臺北首都集團車輛數約1,650輛,併購大都會客運後約2,500輛。)

翻譯:法國廠商將推出新型燃料電池公車

圖片
原文 (英) 法國第一家製造氫能公車的公司「薩夫拉」(Safra)準備推出新型的氫燃料電池公車,於2022年6月7日在巴黎舉辦的「歐洲交通博覽會」上發表;新型的氫燃料電池公車將命名為「氫能城市」(HyCity),並擷取該公司之前推出的產品「新巴士」(Businova)經驗。後者是法國本土製造的第一輛氫燃料公車,已於2018年於法國的五座城市推出。 新產品的發表,將能完善該公司為低碳交通提供的解決方案。HyCity採用了共通零件與標準化配件,並將內裝與外觀重新設計,目前僅有12公尺的三門全低地板車型可以選擇;預計2023年會推出18公尺版本。而目前市面上已有競爭者,波蘭廠商索拉瑞斯(Solaris)將搶先於2022年底推出18公尺版本的氫燃料公車。 在2022年初上任的銷售總監埃里克·巴列維茲(Eric Baleviez)表示:「我們將自身對氫能產品的知識與經驗集合在氫能交通上,並動員了全公司的開發團隊在這輛12公尺長的載具上面。之前開發新型公車的經驗,體現在我們最新的設計上,並對電力驅動系統、氫能源管理、車輛結構標準化及共通性零組件有了回饋經驗。因此,我們制定了一套整合組裝、物流、測試(test)及試驗(trial)的流程,作為逐漸趨於一體化的工業計畫。我們不久後也將宣布,將與某國家級的維修與零組件供應商展開合作,為後續的車輛配置與營運管理上做出貢獻。」

閒聊:開放空間與路外停車之議題

圖片
日本的道路以路外停車為主,幾乎沒有路側停車,歸功於車庫法的制定。 前一陣子, 彰化 的「 停車格外違規停車 」現象引發熱議,網路上的討論除了痛批違規停車民眾貪小便宜的行為不恰當之外,也意外引發「 停車場也違法 」的案外案。其中 彰化 縣政府工務處表示:「該處停車場為私人土地,且臨大馬路商(業區),是主建物前退縮空地,一般作為開放空間使用,要通過作為收費停車場通常都不會被允許,除非停車場座落點是在主建物後面。」 而退縮空間究竟是什麼?可以作何種用途?都市計畫範圍內,通常因應建築物高度或密度,都會在土地使用管制要點內規範土地使用強度與法定開放空間,其中土地使用強度即是建蔽率與容積率,其表示方式為百分比; 法定開放空間 可為沿步道式或廣場式,分別以退縮距離與面積表示。以本案為例,於109年7月發布的 擬定彰化市細部計畫 規範商業區建蔽率不得大於80%,即是說明商業區僅能有80%的土地為建築範圍,其餘空間為基地之前後院及側院;至於開放空間,則被要求設置於前院。 同時, 彰化 市細部計畫為了鼓勵商業區開發,若建築物主動將建蔽率調低,則能獲得額外的容積獎勵,也就是留設的開放空間越多,可以建築的高度就越高。其他都市計畫區,則可依照自身需求,因應不同目的而訂立其他獎勵方式,例如為了引進人口、加速開發(通常位於重劃區)或改善景觀等,訂立獎勵方式吸引建商或地主留設額外開放空間。通常各計畫區的詳細土管要點規定,可以參酌細部計畫書;部分計畫區屬鄉街計畫或特定區計畫,為主細合一型態,直接參考都市計畫書即可。 因開放空間之留設目的,多為人行空間與植栽空間,以發揮 遊憩、生態和美學價值 等功能並兼顧住宅隱私權,所以開放空間多為指定為人行步道使用或植栽綠帶。國內都市計畫指定之人行步道,可為騎樓或無遮簷人行道;然騎樓實際上仍屬於建築物範圍,所以為了以低建蔽率獲得高容積獎勵,許多新建案並未選擇騎樓。而停車空間並不在開放空間容許項目之列,所以用 彰化 市細部計畫之土管規定而言, 因為前院已被作為開放空間指定地點,地面停車設施就僅有後院及側院可設置 。 部分讀者希望如同日本一般,將商業區的臨路開放空間直接做為停車場的構想,在國內並不容易被採納,因為臨路開放空間大多優先留設給人行道、廣場或植栽,反而是後院與側院較有機會。依筆者的實務經驗而言,臨路側之開放空間主要考量基地本身的出入功能,且將停車設施置於臨路側

閒聊:從民營公車場站選址解析土地問題

圖片
公車停放需要大面積土地,但在都市環境中成本較高又難以尋求。 前一陣子,三峽北大特區附近的公車場站,因為搬遷後的場站區位受到地方居民反對,最後面臨舊場站土地被收回、新場站無法開闢的困境。在這項爭議之中,因為新設場站位於國小後方,其 衍生議題 包含場站調度噪音、空氣汙染及學生通學安全等;然而沒有了這座公車場站,鄰近場站也因為容量限制無法支援儲車,最後僅能靠 減班解決 ,受害者一樣是當地居民,一樣是公共運輸與人行道的使用者。 究竟為何一項公共設施,會遭遇如此困境?筆者認為,這是因為客運業者民營化之後,主管機關亦無力提供場站所需土地,既有建成區域又無法直接拆除民房開闢鄰避設施所致。另外,由於公共運輸本身具備公共財與劣等財的經濟特性,客運業者獲利困難,亦沒有能力購置土地,僅能透過租下閒置空地來開闢場站;而閒置空地的選擇,又牽涉到土地供需問題。 種種限制之下,筆者認為在這場公車調度站困境中,最應該負責的單位是新北市交通局。其原因在於,公車路線具備公共性且提供弱勢族群移動的服務,應屬市政業務,故公共運輸處不能儘管理站牌與候車亭,也應提供適當的場站給客運業者營運,做到完全的車路分離,將路線的基礎設施由公部門提供維護,並開放民間經營管理。 民營調度站與主管機關提供之土地有何差異?在都市計畫之中,「土地使用分區」與「公共設施用地」是截然不同的條件,其原因在於土地使用往往都是允許「私人」開發的分區,例如住宅區、商業區或工業區等,只要有錢且符合法規就可以購地開發;公共設施則僅能透過政府機關開闢,例如學校用地、公園用地或道路用地等。講到這邊,應該有人發現土地使用都是「區」、公共設施都是「用地」,因此在都市計畫的架構之下,私人可以開闢或使用的都是分區而非用地。 目前雙北地區的客運業者已經民營化,因此客運業者經營公車路線屬於主管機關特許經營項目;但因為客運業者不屬於公部門,所以場站的選擇往往必須自行購地或租地,這也就變成了場站區位往往不在最佳地點的困境。在都市計畫實務上而言,如果是業者自行購地,還能循個案變更程序處理,使其變更為適當分區;雖然也有可能審議不通過,但至少已有權屬,不用擔心土地被收回,且以多數業者採取組合屋、貨櫃屋的型態亦可規避相關法規。但如果是租地,則僅能維持在原有分區下使用土地,變成實際使用與土地使用分區不符的現象。 這類問題,在民間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違章工廠。地主可能家族世代

翻譯:運送核廢料的火車

圖片
原文 (英) 如果無法觀看原文,請使用筆者帳號密碼: 帳號:altefahrer@gmail.com 密碼:ooOO00OOoo 美國 海軍正在開發新的軌道護航車輛(Rail Escort Vehicles, REV),用於運送軍用及民用的核燃料與高階核廢料至儲存設施,改善護送人員的安保條件與工作環境。目前美國海軍已經訂購了五輛REV,其中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 DOE)提供了一千萬美元的資金加入設計與生產,未來將採購類似車輛,提供民用核能物資的運送。 DOE表示,REV與一般的守車(caboose)不同,它還配備監視器與通訊設備,在整個旅途中都能監控貨物狀態。這些REV由在 俄勒岡 州的 波特蘭 的「活力工坊」(Vigor Works)製造,目前原型車已經被送到 科羅拉多 州 普韋布洛 (Pueblo)的交通技術中心(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enter, TTC)測試。 同樣正在TTC進行測試的REV,還有 賓夕法尼亞 州 新堡 (New Castle)的 卡斯格羅 鐵路(Kasgro Rail)製造,民用版的12軸核廢料車輛。這種車輛已被命名為「大地圖」(Atlas),擁有17個乏燃料(spent fuel)容器,承重約74噸到190噸之間,設計過程採用大量電腦建模,包含零組件、容器連接機構及各種重量下的動態性能測試。另外 卡斯格羅 鐵路也會製造兩輛 緩衝車 ,並由鐵路所在地的業者提供機車頭牽引。 DOE也在2022年1月申請測試與製造八軸重型平車的計畫,用於載運民用高放射物質,名為富通(Fortis)。該輛平車由承包廠商設計,並由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提供技術支援,計畫於2027年投入使用。而首列車在2024年就能在美國本土運行,民用列車將會在一百多個乏燃料與核廢料儲存點之間運行;軍用列車則會往返具有核動力製造能力的海軍造船廠。 Photo © DOE 

文稿:公辦路祭乃政教不分之違憲行為

圖片
超渡是路祭的一種嗎? 交通工程乃一門科學,道路之設計影響用路人之操 作行與心理狀態;不論是道路設工程或車輛工程,均是以科學手段來完成,故解決交通問題之手段,理應以科學化之理性手段改善。是故,易肇事路段係規劃者、設計者、施工者,甚至決策者之缺失,屬於錯誤產品之下的必然現象,絕非怪力亂神介入,亦不可全然歸咎於 用路人。 交通事故衍生重大傷亡時,宮廟辦理路祭乃反映民間宗教信仰文化;然彰化縣各地方政府機關以政府機關與地方首長名義,同民間宮廟合作辦理此類活動,已有違憲之虞,且有「不問蒼生問鬼神」之觀感。 我國《憲法》 第7條 即開宗明義給予人民宗教信仰之平等權利,故政府施政不應刻意偏袒特定宗教,或過度仰賴宗教信仰治理,本身仍有應盡之行政義務。依照司法院大法官 釋字第490號 解釋理由書之說明:「內在信仰之自由,涉及思想、言論、信念及精神之層次,應受絕對之保障; 其由之而派生之宗教行為之自由與宗教結社之自由,則可能涉及他人之自由與權利,甚至可能影響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社會道德與社會責任 ,因此,僅能受相對之保障。宗教信仰之自由與其他之基本權利,雖同受憲法之保障,亦同受憲法之規範,除內在信仰之自由應受絕對保障,不得加以侵犯或剝奪外,宗教行為之自由與宗教結社之自由,在必要之最小限度內,仍應受國家相關法律之約束,非可以宗教信仰為由而否定國家及法律之存在。」 此外,在《憲法》 第13條 亦規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90號更進一步解釋認為:「人民有信仰與不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以及參與或不參與宗教活動的自由;國家不得對特定之宗教加以獎勵或禁制,或對人民特定信仰畀予優待或不利益。」 釋字第573號 解釋理由書亦指出:「憲法保障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係為維護人民精神領域之自我發展與自我實踐,及社會多元文化之充實, 故國家對宗教應謹守中立及寬容原則 …是國家如僅針對特定宗教而為禁制或畀予不利益,即有悖於宗教中立原則及宗教平等原則。」上述理由之陳述,即已明確揭示國家政教分離之原則與內涵。 在現代社會,政府機構訴諸宗教而不思科學乃非文明之舉,更有政教合一之不當連結疑慮,地方宗教團體依法申請路權舉辦路祭屬於憲法保障之自由,且政府基於保障宗教信仰與集會結社自由,得以設置主管機關管理宗教團體。以法制面而言, 宗教管理之制度 應能保障人民信仰自由、維護政教分離體制及確保宗教團體合法

翻譯:哥特堡採購長編組輕軌列車

圖片
原文 (英) 如果無法觀看原文,請使用筆者帳號密碼: 帳號:altefahrer@gmail.com 密碼:ooOO00OOoo 阿爾斯通 於2022年2月 9日宣布獲得了一億歐元的訂單,將供應瑞典第二大城哥特堡(Göteborg)40公尺長編組的「彈性」(Flexity)輕軌列車。西部交通管理局(Västtrafik)將採用2016年購置M33型的變化方案,並透過西哥特蘭省(Västra Götaland)補助購置,再由哥特堡輕軌(Göteborgs Spårvägar)營運。本次訂單 原為 龐巴迪 得標,後 遭 阿爾斯通 併購 ,訂單順勢轉移至 阿爾斯通 。 當時採購M33型的原始合約為1.4億歐元,包含採購30輛A型單向運行電車與10輛B型雙向運行電車,合約中還包含更多可變選項。目前的採購方案,即是當時的C型變化方案,並定名為M34型,且同樣採用 基佩 電氣(Kiepe-Electric)的電力設備。M34型為長編組的單向運行電車,長達45公尺、可載運319人;相較於33公尺長的M33型,M34型的運輸能力足足增加了50%以上。 M34型電車預計配置在5號與11號路線上,並計畫第一輛車於2023年底投入運行、最後一輛則於2026年完成交付。M33型與M34型的採購都是為了要取代老舊的M28型與M29型電車,而最後一輛M28電車因為鏽蝕嚴重,已於2021年10月停止營運。 阿爾斯通 北歐分公司執行長 羅伯·懷特 (Rob Whyte)表示:「現代化的「彈性」電車將透過標誌性的設計來提升都市美感,並透過更舒適的內裝來提升乘車體驗。輕軌也將成為汽車的競爭者,成為更有吸引力的交通替代方式,讓 哥特堡 變得更永續。」 M33型與M34型比較圖。Photo © Railway Gazette.

翻譯:紐約地鐵將試辦月台門

圖片
原文 (英) 如果無法觀看原文,請使用筆者帳號密碼: 帳號:altefahrer@gmail.com 密碼:ooOO00OOoo 紐約 大都會運輸管理局(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MTA)將在三座地鐵站試辦月台門(Platform Screen Doors, PSD),以提高地鐵路網的安全性。MTA執行長 揚諾·利伯 (Janno Lieber)接受採訪時表示,月台門將會安裝在7號線的時代廣場站、L線的第三大街站,以及可轉乘機場捷運的「 蘇芬大道-射手大街-甘迺迪機場站 」。 利伯 表示,礙於部分地鐵站的設計與曲線半徑因素,某些車站可能無法安裝月台門,但還是有很多車站是可安裝的。MTA針對整個路網472座車站進行調查,初步僅有41座車站可設置月台門,但若與車輛設計整合完成,則有87座車站可以在2033年設置。這三座試辦車站的指定,係從不同類型的月台配置、不同類型的使用人潮中選擇而來。另外,MTA也將嘗試不同的新科技,例如熱成像、雷射等方式檢測軌道淨空,以便更及時發現人員入侵軌道,進而快速阻止意外發生。 自從疫情趨緩以來,地鐵的運量逐漸回流,但入侵事故也逐步增加。在2021年,總共有68人因此死亡,且在2019~2021年間,這類事故已經比以往高出了20%以上。因此,MTA在2021年12月10日成立軌道侵入工作小組,用於研究如何減少人員入侵事件。

翻譯:巴黎推出地面充電的公車捷運系統

圖片
原文 (英) 法蘭西島大區(Île-de-France)與大法蘭西地區運輸聯合會(Île-de-France Mobilités)於2021年10月宣布,將組成一支至少56輛雙絞接電動公車的車隊,同時採用地面充電系統,並由三家廠商共同組成的團隊得標。這三家廠商分別為比利時廠商范胡爾(Van Hool)、德國廠商基佩電氣(Kiepe Electric)及阿爾斯通(Alstom),分別提供車輛、牽引動力與電池充電系統的創新解決方案,目前這三家公司正在討論合約細節中。 這項解決方案將是全球首創。根據合約內容,將以24公尺長的范胡爾雙絞接公車為載體,並透過阿爾斯通的 地面靜電充電系統 (SRS),從地面導電後充進基佩電氣的高功率快速充電電池。這項方案主要用於巴黎南部的Tzen4與Tzen5高品質公車路線(Bus with High Level of Service, BHLS),以及尚未定案的第三路線。 Tzen4路線將從原有的402路公車路線升級為公車捷運系統,全長14.8公里,為巴黎大都會地區的黃金路線,日運量達兩萬六千人次;Tzen5為新闢路線,全長9.5公尺。而范胡爾製造Exqui.City 24是24公尺的雙絞接、純電動公車,具備良好的乘坐舒適度與操控性能,可搭載140位乘客,容量遠超越傳統公車的70位乘客、絞接公車的100位乘客。 車廂設計滿足現代公共運輸的必要條件:空間、照明、空調、監視系統、即時資訊及廣播系統,並配備寬大的車門與輪椅渡板,提供無障礙旅客(People with Reduced Mobility, PRM)應有的使用環境,乘客也更容易進出車廂並在車內自由走動。另外,透過阿爾斯通的地面充電技術與基佩電氣的車載能源系統,車輛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充電,車輛運用更有彈性。 每輛車配備兩組傳動軸,並由基佩電氣提供牽引系統,包含牽引電池(traction batteries)、輔助電力轉換器(auxiliary power converters)、冷卻系統及配電單元(power distribution units)等。其他零件則採用其母集團「克諾爾集團」(Knorr-Bremse)的螺桿壓縮機(screw-type compressors)與海涅電阻(Heine Resistors)製造的煞車電阻。除了硬體設備,基佩電氣也提供了能源管理與車載系統等軟體

翻譯:在阿爾卑斯山上測試電動絞接公車

圖片
原文 (英) 一輛 賓士 的電動絞接公車(eCitaro G),來到了 義大利 的 阿爾卑斯迪休西 (Alpe di Siusi),並首度登上海拔兩千公尺以上的阿爾卑斯山上進行測試。 博爾扎諾 省(的交通議員 丹尼爾·阿爾弗萊德 (Daniel Alfreider)也參與了從孔帕喬村(Compaccio)往返薩爾特里亞(Saltria)的首度試運行,並表示:「這是零排放交通的特殊時刻,史上第一次在這種海拔高度測試電動絞接公車,而且還要拿來服務當地交通。」 阿爾弗萊德 議員補充:「因為有國家復原振興計畫,我們正努力在南 蒂羅爾 地區(Südtirol)投資新型的永續運具。我們的目標,是要把南 蒂羅爾 地區的交通排放降到零。」 (博爾扎諾-上阿迪傑自治省(Povincia autonoma di Bolzano – Alto Adige),德語稱博岑-南蒂羅爾自治省(Autonome Provinz Bozen – Südtirol),簡稱上阿迪傑(Alto Adige)或南蒂羅爾(Südtirol)。此自治省原為奧匈帝國領土,一戰後割讓予義大利,主體民族是奧地利人,通行德語。)

翻譯:南西膠輪輕軌將改為無軌電車

圖片
原文 (英) 法國 城市 南西 向 瑞士 廠商 赫斯 (Hess)訂購了25輛「輕輕軌」(Lightram)25型無軌電車,這一型無軌電車已經在瑞士的 伯恩 、 蘇黎世 、 洛桑 、 盧塞恩 (Lucerne)及 聖加侖 (St. Gallen)等城市具備優良的營運實績。現在,這座人口約十一萬的 法國 小城,決定擁抱無軌電車而捨棄輕軌,且其他擁有無軌電車的 法國 城市也加入對 赫斯 的採購,例如里昂(Lyon)採購了34輛「輕輕軌」19型。 此外,還有 利摩日 (Limoges)在2018年採購的四輛18公尺無軌電車,並在 南西 進行測試之後,已經投入當地的黃金路線運行; 聖艾蒂安 (St. Etienne)也採購了由波蘭廠商 索拉里斯 (Solaris)與捷克廠商「破壞」(Škoda)共同製造的 特羅利諾 (Trollino)無軌電車。 這一批無軌電車,是為了取代由 龐巴迪 製造,並在2000年12月投入運行的膠輪輕軌(Guided Light Transit, GLT / Transport sur Voie Réservée, TVR)T1路線,全長11公里、設置28站,日運量約四萬五千人。這是一個有趣的計畫,因為膠輪輕軌已經運行二十年,且運行上有些問題,所以2020年7月上任的市長 馬修‧克萊因 (Mathieu Klein)在2021年8月26日提出改以24公尺無軌電車運行的構想,並在年底獲得議會批准。 將膠輪輕軌改為無軌電車能夠節省可觀的成本,只要花五千萬歐元就可以改造完成,且改造完成的T1路線只要進行一小部分的路線變更,電力系統則可繼續沿用;相比之下,把膠輪輕軌改造成一般的輕軌則要花費五億歐元。 現有的膠輪輕軌預計行駛2023年春天為止,改造期間將開闢臨時公車路線替代運行,新的無軌電車則在2024年交付。目前車輛技術與規格仍在設計階段,但已知與 伯恩 運行的車輛相同,可搭載200人,並提供輪椅與自行車所需的空間與設備。

翻譯:慕尼黑擴充電動絞接公車車隊

圖片
原文 (英) 荷蘭 電動公車廠商 埃布斯柯 (Ebusco)收到了來自 慕尼黑 公用事業(Stadtwerke München, SWM)的追加訂單,將採購14輛18公尺Ebusco 2.2電動絞接公車,並訂於2023年上半年交付。SWM已經有運作Ebusco電動公車的經驗,目前有12輛12公尺2.2型電動公車運行當中,同時也是3.0型電動公車的啟動客戶。 長久以來, 埃布斯柯 一直都是SWM與其子公司 慕尼黑 運輸公司(Münchner Verkehrsgesellschaft, MVG)的重要合作夥伴,這項訂單更進一步鞏固了其中的合作關係。 埃布斯柯 執行長 彼得·比維爾茲 (Peter Bijvelds)表示:「我們很高興SWM再次選擇了本公司,除了2.2型電動公車與3.0型電動公車之外,現在18公尺長的2.2公車也將穿梭在慕尼黑的街道上。SWM一開始就是能源轉型的先鋒,我們很高興能夠與他們合作,共同為零排放交通做出貢獻。」 MVG總經理兼公車事業負責人 維特·博登沙茨 (Veit Bodenschatz)表示:「在 埃布斯柯 生產的電動公車符合預期的續航力之後,我們期待他們的老大哥正式登場。透過逐步汰換為電動公車,將能實現交通上的氣候變遷應對目標,同時讓 慕尼黑 的公共運輸更加永續發展。」

合中市以輕軌擴建黃線

圖片
由於 同步生產,列車出廠後可直接在 悵錡市區進行試運轉。 位於合中市東北方的柬勢線鐵路,自數十年前廢除以來即作為自行車道,其中六甲溪的右罔水壩為著名景點與自行車租借基地,又是公車捷運系統電氣化的主要發電來源,長期以來的觀光人潮與停車問題一直是地方難解的問題。近幾年來,隨著合中市的重大建設推展,四號環狀高速公路即將通車,將帶來龐大車流,原本靠近交流道的右罔水壩地區,勢必將再次受到衝擊。 在大合中123計畫中,公車捷運系統黃線自柬勢車站停車場改建的轉運站出發,經由第三大街封閉後改成的公車專用路離開市區,再經由八號公路與三號公路上設置的專用道前往豊源車站。其中,轉運站本身也兼顧山地地區的偏鄉公車與觀光公車轉乘接駁功能,然而儘管有黃線公車捷運系統,但因為平假日運量落差明顯,且考量觀光客騎到柬勢之後礙於體力限制,可能難以返回的困境,亟需更加彈性且可應對短期高容量需求的運輸系統。 低運量輕軌就在此一考量下受到青睞。既有之黃線公車捷運系統行經之路段雖為低密度人口區域,但假日人潮暴增的情況下,從豊源到柬勢的車廂容量達到飽和,且可載運自行車的能力有限,只有低地板、車廂空間大、可彈性增減編組的輕軌符合需求。因此,合中市將豊源到柬勢的路段升級為輕軌與公車共用的路廊,輕軌直接作為公車捷運系統的區間車,以增加假日時段之服務水準。在營運計畫上,輕軌與公車捷運系統由同一家業者經營,作為彼此互補之快慢車營運模式,而非競爭模式,故初期的經營權很自然地就落在經營黃線公車捷運系統的銃鐮客運。 經過對車輛的潛在廠商探訪與規格研究之後,合中市政府針對其低地板、高彈性之需求展開招標,最後由製造輕型路面電車經驗豐富的曰夲廠商阿魯巴(Alba Sharyo)得標,為板急集團的子公司,且與悵錡電氣軌道採購之路面電車同步生產。由於與公車共用路廊,平日僅尖峰時段行駛以載運學生通勤,假日則與主線公車穿插行駛,並擴充至三節車廂以疏運龐大的人流,旅客也能攜帶自行車上車。因應柬勢線的自行車為觀光性質,相關設施也特別設計,車廂內座椅僅配置於靠路中間的一側,靠路邊的一側則為自行車架,普通自行車可停放在車上的自行車架上,協力車則可平行固定於車廂牆面,但須占用三輛普通自行車的空間。 由於柬勢線過去即為鐵路,加上輕軌路車廂轉彎半徑小,列車抵達豊源後可利用轉運中心進行迴轉。而在柬勢站,輕軌將從第三大街直接進入舊柬勢站的月台停靠,並利用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