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比亞迪雲軌系統運抵聖保羅

原文一(英)、原文二(英)

中商比亞迪(BYD)為聖保羅地鐵17號線供應的第一列雲軌(SkyRail)列車,繼2024年4月27日於四川完成交付後,在2024年6月29日終於抵達桑托斯港,未來將能以最高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運行在軌面高程距離地面約12~15公尺左右、寬800毫米的混凝土軌道樑上。比亞迪作為聖保羅地鐵17號線的統包廠商,將提供14列電聯車、36組道岔、電力系統(含導電軌)、號誌系統(含行控中心)、工程車輛及機廠維修設備等,並提供後勤技術服務,包含系統整合、安裝、測試及人員培訓等。而第二列車預計將於2024年底抵達,其餘列車則會在2025年陸續交付,以趕上2026年6月初期路線通車。

比亞迪的雲軌系統是一種跨坐式單軌系統,比亞迪投資了50億人民幣,以一支千人研發團隊耗費了五年時間研發,追求比競爭對手(可能是中車的龐巴迪技術)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施工期及更強的地形適應能力,進而解決都市交通問題。比亞迪稱其在聖保羅贏得17號線的統包案,係得益於系統整合的專業能力,包含車輛、軌道、車站及通訊式列車控制(CBTC)等系統,並且有能力為不同的環境量身訂做適當的解決方案,顯現比亞迪已具備不同解決方案的自主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與履約能力,能夠提供高效且專業的軌道運輸系統。

聖保羅地鐵17號線本來預計在2013年通車以趕上2014年世界盃舉辦,但因為爆發了工安意外與行政上的延遲而不斷延後通車日期,最後因為馬來西亞廠商史格米(Scomi)在2019年爆發財務危機,連帶造成得標團隊與業主之間的履約爭議,建造工程就此中斷。因此在2020年,聖保羅地鐵17號線重新招標,並由比亞迪得標續建,預計延遲至2026年通車,耗資30億巴西雷亞爾(約180億臺幣),換算每公里建造成本約27億臺幣。其中17號線的支撐導引方式雖維持跨坐式單軌系統,但其土建規格與採用龐巴迪系統的15號線不同,後者軌道樑寬度為680毫米,現為阿爾斯通與中車技術合作銷售。

聖保羅地鐵17號線初期路線長度為6.7公里,營運區間分為主線與機場支線,從華盛頓‧路易斯(Washington Luiz)站到莫倫比(Morumbi)站,並於布魯克林‧保利斯塔(Brooklin Paulista)站分歧出支線到達孔戈尼亞斯機場(Aeroporto de Congonhas)站,總共設置八座高架車站並可轉乘5號線與9號線,除了莫倫比站採用側式月臺之外,其於車站皆採用島式月臺。維修機廠則設置於華盛頓‧路易斯,未來還會再向兩端各延伸五站,令其總車站數量達到18站。

在17號線列車的動力配置上,每節車廂配備兩組轉向架,而每組轉向架都裝有動力馬達、兩顆支撐輪、四顆導向輪及兩顆穩定輪;動力來源採用750伏特直流電源,且具備備援電力,在供電故障時可自動運行至下一車站停靠。列車採五輛編成,列車總長為67公尺、寬3.2公尺,其中頭尾車廂長13.5公尺、中間車廂長10公尺,總共可載運616位乘客,並設置114席座位;每節車廂單側配置兩組1.6公尺寬的車門。

比亞迪在南美洲已經有電動商用車輛的實績案例,包含電動公車、電動計程車及電動卡車等,騎市場已經遍及智利、巴西、哥倫比亞、阿根廷、秘魯及烏拉圭等國;且比亞迪在全球市場上,早已擴展到5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300多座城市。比亞迪也已經在美國多個城市推銷其雲軌系統,但是聖保羅是比亞迪第一個真正的實績,意味著比亞迪將從巴西為起點展開其軌道運輸的業務。

延伸閱讀

  1. 翻譯:曼谷捷運黃線通車
  2. 翻譯:曼谷捷運選擇單軌系統之隱患
  3. 翻譯:墨西哥第一列單軌捷運電聯車公開展示
  4. 翻譯:開羅捷運延伸線與單軌捷運系統展開測試
  5. 翻譯:多明尼加首條單軌捷運系統由阿爾斯通得標

因採用無人駕駛,其控制面板採圓弧滑蓋設計,平時可平整收納。
© Governo de SP

內裝設計上與15號線大同小異,且都採用低地版車廂,惟15號線列車採關節轉向架。
© Governo de SP

軌道樑於預鑄廠內製作再運送至現場吊裝,可大幅降低施工期程。
© Márcia Alves/Metrô SP

船形桁架場撐工法適用於無法運輸的大跨距橋樑,可避免對地面活動的干擾。
© Márcia Alves/Metrô SP

軌道樑準備吊裝,竟然已經是2013年的照片。
© Companhia do Metropolitano de São Paulo

已完成架設的軌道樑,可見其預留給逃生走道的支撐結構。
© Márcia Alves/Metrô SP

逃生走道地板架設完成,尚未安裝扶手。
© Márcia Alves/Metrô SP

從橋下角度觀看,逃生走道採用通透性結構不影響景觀。
© Márcia Alves/Metrô SP

在車站工程中,可見逃生走道聯絡至車站內的緊急出入口。
© Márcia Alves/Metrô SP

參考已在營運中的15號線,其橋樑結構不影響日照,且下方作為自行車道。
© Companhia do Metropolitano de São Paul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翻譯:日本地方鐵道如何吸引運量?

合中市首度引進雙絞接電動公車

翻譯:曼谷捷運選擇單軌系統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