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曼谷捷運選擇單軌系統之隱患
![]() |
原文(英) |
近年來,曼谷開始大規模擴張公共運輸系統,許多條路線皆採單軌捷運系統型式,如黃線、粉紅線及規劃中的棕線。對於如此大規模的都市新交通系統,尤其是採用了龐巴迪(今阿爾斯通)的INNOVIA 300型單軌產品,已經產生了許多隱患或顯著問題,這些問題來自於單軌捷運系統本身的獨特性與其他採同樣系統的實績經驗。
首先,單軌捷運系統雖然具備吸睛效果,並能更有效應對具有挑戰性的都市景觀衝擊,但其本身的限制性也隨之產生,例如與傳統鐵路相比,單軌捷運系統的主要缺點是運能有限,對於曼谷而言是一種發展限制。因為曼谷正在面臨都市擴張所導致的人口密度成長,需要尋求一個高容量的都市交通解決方案,來應對日益增加的運量。曼谷單軌捷運系統的最高營運速率為每小時80公里,且每小時單向運能(Per Hour Per Direction, PHPD)可達兩萬八千人次(已超過臺灣的高運量捷運系統水準),但仍有可能無法滿足曼谷快速成長的公共運輸旅次量。
單軌捷運系統的另一個弱點是較難整合進現有的基礎設施中,因為單軌捷運系統需要專用且高架的軌道樑(地下化成本反而大於傳統鐵路),所以它反而很難無縫融入現有的都市景觀與交通系統之中,這反而有礙於創造一個高度整合且高效率的公共運輸系統,曼谷必須著重於跟現有的地鐵或空鐵(BTS Skytrain)整合。
此外,選用INNOVIA 300型單軌產品的決策值得檢討,該產品同樣為聖保羅捷運系統15號線採用,但聖保羅在使用的過程中遭遇了一些事故與營運挑戰性。在曼谷對於高運輸效率的公共運輸需求之下,人們對於單軌捷運系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有所擔憂。儘管存在這些已知問題,泰國交通部仍然決定在曼谷採用INNOVIA 300型,其中的爭議點在於泰國政府是否應再依據聖保羅經驗評估此一營運模型的安全紀錄與可靠度,畢竟投資交通設施必須優先考量安全性與可靠性,特別是在一座數百萬人皆仰賴公共運輸系統的都市中。
然而,曼谷採用單軌捷運系統的因素似乎是因為其技術吸引力與現代性意象,而非實用性與特定城市經驗的適用性。雖然單軌捷運系統某一種旅次類型的交通模式中佔有一席之地,例如運用在往返機場(例如東京與波隆那)的點對點旅次或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的都市之中,但是在一座快速發展的高密度城市當中,要將單軌捷運系統作為都市運輸的主幹將會面臨一些實際上的問題,顯見決策過程似乎欠缺通盤考量來應對都市長期發展策略,包含對於高容量且高可靠度的基本系統需求。
對特定技術型式之偏好,不宜凌駕於都市交通的整體目標之上,即「為大眾提供高效、便利且安全的交通解決方案」。雖然曼谷對公共運輸系統的擴張乃解決都市交通問題的積極作為,但選擇單軌捷運系統,尤其是選擇INNOVIA 300型可能是一種疏失,因為都市規劃者與決策者必須嚴格評估特定交通技術是否適用於特定城市的獨特需求,並學習其他城市的經驗。當然,確保公共運輸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服務水準應被作為首要關注的議題,並依此原則指導下發展出真正具備效率與永續的都市交通網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