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3的文章

閒聊:速度是公共運輸競爭力的基礎

圖片
透過緩急分離的東京單軌,只要20分鐘就可以從羽田機場到山手線。 北北基桃月票將在2023年7月上路,但日前有一份 報導 指出,實際上仍有46%的內湖科學園區員工不願意使用,因為實際上內湖科學園區的問題並非金錢因素,而是時間精力的因素。臺北市議員李明賢指出:「近半數內科員工對於1200月票無感,重點不在於經濟上的誘因,而是轉乘仍然不夠便利。」其原因在於桃園民眾如果要到內湖科學園區上班,還要經過機場捷運、板南線及文湖線才能到達。 另一份較為久遠的 報導 也指出,林口民眾要前往內湖科學園區,搭乘機場捷運轉乘臺北捷運,也要花費64分鐘,且票價高於公路客運甚至高鐵,及門性也不如公車;但是近期的月票制度議題則證明,雖然票價是內湖科學園區的通勤問題,通勤時間與動線實屬內湖科技園區的真正硬傷。消基會過去也曾 指出 ,缺乏轉乘優惠、缺乏差別定價、接駁不便及搭乘時間過長的問題是機場捷運的缺點;而近期通勤旅次的花費問題已可透過月票消弭,但對於搭乘次數較少的旅客而言仍然是負擔,且還是無法解決機場捷運本身缺乏接駁與轉乘距離過長的問題。 差別定價的案例,可以參考東京單軌的假日限定500日圓 山手線線內優惠套票 ,也就是原本單軌全程為500日圓,直接加碼到轉乘至山手線任何一站都是500日圓,相當於臺幣108元。而東京單軌實施普通與機場快速兩等級的緩急分離班次,平日還會一班區間快速,搭乘直達車到達山手線最快也僅需20分鐘,不論在票價上還是旅行時間上都具備極強的競爭力,相當划算。另外若於平日使用原價搭乘,則總價最高會來到770日圓,相當於臺幣166元,與桃園機場捷運差不多價格,但卻比搭京急轉山手線的580日圓、相當於臺幣125元的總價還貴。 當然,要去池袋最快的方式也不是單軌,單軌的旅行時間在山手線的另一端沒有優勢,論直通運轉能力也一定是京急獲勝,例如搭單軌要在濱松町站走到大門站才能搭淺草線,京急則可以直接開進去。但身為JR東日本子公司的單軌還能靠壓低總價取勝,也就是直接整合單軌與山手線的票價,讓旅客用桃園機場捷運的票價可以從羽田機場幾乎搭到池袋去,顯現東京軌道運輸的票價費率在各家業者競爭之下,本身就已優於桃園機場捷運,消基會建議桃園機場捷運降價不無道理。 交通是一種負效益的行為, 也就是使用者花費時間越長,則效益就越低 。因此,運輸系統的競爭力來自於速度,若基礎建設不符合使用者需求,將導致速度降低...

翻譯:為何道路安全到了美國就變成種族議題?

圖片
原文 (英) 每年在道路事故中喪生的人數估計有130萬人,超過一半的道路交通死亡則出現在弱勢用路人身上,包含行人、自行車騎士及機車騎士,且道路事故又是全球年輕人與兒童死亡主因,這個數字實在是令人沮喪。儘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道路安全政策與計畫對於在都市裡面生存或移動的人類至關重要,但因為常與地方政府優先辦理事項相互衝突,導致這些作為在實施面與執行面具被眾多挑戰,面臨執行能量不足且問責結構薄弱的總體問題。 「優先考慮道路安全」是一個交叉性的問題,它面臨的不僅僅是物理設計,還涉及社會、經濟及政治權力。道路安全與預防事故的解決方案不僅僅是預防事故本身,還要讓社會大眾認識到「建立安全街道」是減少交通排放、改善空氣品質、促進公共衛生及確保「利害關係社區( Frontline Communities )」公平的核心。 眾所皆知,美國高速公路開發遺留下來的問題,就是歧視性規劃(Discriminatory Planning)的結果,這些做法不成比例地將危險的主要道路直接穿越大多數低收入與少數族裔社區內。 從洛杉磯、波士頓及紐約等主要城市的案例中,我們可以依照現地條件與統計數據中看到,優先考慮速度與汽車導向的街道規劃,已經在有色人種與少數族裔社區帶來健康危機,這個問題需要決策者的迅速反應與集體行動來解決。 洛杉磯案例 繼2020年在美國與全球的種族正義起義之後,越來越多的都市與交通規劃者開始質疑交通、政策及種族之間的潛在關係。通常人們會認為交通事故死亡跟死亡本身是相互獨立的事件,來自於個人決定的結果;然而就跟許多交通問題一樣,我們知道人類在交通上不平等原因,是來自於各種計畫、設計及規劃框架的一部分,這些框架創造出有缺陷且不公平的都市基礎建設。例如在美國這些「汽車文化之都」,洛杉磯就在承受各種行人死亡率上升與交通暴力盛行的結果,求其對低收入戶與有色人種家庭更為嚴重,即使市政府在2015年制定了零死亡願景( Vision Zero )計畫,行人事故死亡率仍增加了36%。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路易斯區域政策研究中心(Lewis Center for Regional Policy Studies)的研究人員表示,洛杉磯的黑人占所有交通事故受害者的比例為18%,但是黑人只占洛杉磯人口的8%。另外根據《洛杉磯時報》的報導,有特定少數街道是全市70%交通事故的熱點,這些道路約有450條,占...

翻譯:維也納地鐵新車上路

圖片
原文 (英) 如果無法觀看原文,請使用筆者帳號密碼: 帳號:altefahrer@gmail.com 密碼:ooOO00OOoo 維也納向西門子訂購了34列X系列地鐵列車,第一列已於2023年6月16日正式上路。西門子交通軌道車輛部門執行長阿爾布雷希特‧新人(Albrecht Neumann)表示:「維也納正在往數位交通邁進一大步。」並補充:「即時更新的旅客資訊系統與無氣制韌系統( Air-Free Brake System )等創新技術都是全球首見,並有助於未來五號線(U5)推出的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 第一批X系列列車將會在三號線上運行,且有更多列車會在夏季時加入,到了今年年底前總共會交付十列車;2024年到2030年間,每年還會再交付三列車。X系列列車將會取代一號線至四號線現有的銀箭列車(Silberpfeil),並在2026年維也納第一條自動駕駛路線開通時,投入五號線的運行。 負責交通項目的市議員彼得·漢克(Peter Hanke)表示:「X系列引領了我們的氣候模範都市趨勢,這是在維也納生產,並由維也納採用的先進列車,使我們的公共運輸更具有吸引力且更加舒適。」 即時旅客資訊系統+(Real-Time Passenger Information Plus)由西門子交通的子公司「哈康(Hacon)」開發,可滿足營運業者維也納線路(Wiener Linien)的需求,會在下一站開啟的車門上方顯示出口位置與其他轉乘路線的發車時間;另一邊的門上方則會顯示路線圖,標示列車位置、行駛方向、下一站及轉乘路線。如果列車運轉變更或下一站電梯維修,則會在兩側螢幕播放。 由西門子與利伯海爾(Liebherr)共同開發的線控無氣制韌系統也首次被投入使用。西門子交通表示:「如果消除壓縮空氣的零組件,可以節省空間與重量,並降低生命週期內的各項成本。取而代之的是用電力制韌直到列車停止,減少磨損與維護的需求,且車輛準備時間也可以從12分鐘縮短至4分鐘。」此外,奧地利牽引系統(Traktionssysteme Austria, TSA)則提供牽引馬達。 六輛編成的鋁製車廂,總長111公尺、寬2.85公尺,擁有開放式的內部空間,可容納928位乘客,比以前的V系列利車多出46位乘客;列車車門也有加寬,可以讓人流快速通過。座椅則採用膠合板材質,沿窗戶呈非字形排列,也有一些座椅是摺疊椅。車廂配置六個輪...

翻譯:曼谷捷運黃線通車

圖片
原文 (英) 如果無法觀看原文,請使用筆者帳號密碼: 帳號:altefahrer@gmail.com 密碼:ooOO00OOoo 全長30.4公里的曼谷捷運黃線,於2023年6月19日在總理帕拉育‧詹歐查(Prayut Chan-o-cha)的參訪下正式通車,路線從叻拋(Lat Phrao)到三榕(Samrong),共設置23站並採用單軌系統,以橡膠輪胎行駛於混凝土軌道樑上。不過,早在6月3日就已經開放一個月的試運轉,至7月3日前都可以免費搭乘。 曼谷捷運黃線是2016年開放民間參與投資的建設,由曼谷大眾運輸控股(BTS Group Holdings)、中泰工程建設(Sino-Thai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及拉差布里電力控股(Ratchaburi Electricity Generation Holding)組成的團隊開發,並取得30年特許經營權,以曼谷東部單軌公司(Eastern Bangkok Monorail)的名義經營。同樣的團隊,也組成了曼谷北部單軌公司(Northern Bangkok Monorail)來經營34.5公里長的捷運粉紅線,路線從凱萊(Khai Rai)到民武里(Minburi)。 在2017年,曼谷北部單軌公司授予龐巴迪(Bombardier)價值500億泰銖(NT$444億)的合約,為黃線與粉紅線提供Innovia 300跨坐式單軌列車,並且支援自動化等級GoA4的無人值守駕駛(Unattended Driverless Operation)控制功能。黃線列車為四輛編成,車隊規模為30列車,最高時速為80公里/小時,由龐巴迪位在曼谷的工程中心根據加拿大原廠的設計開發,並由中車浦鎮阿爾斯通運輸系統(CRRC Puzhen Alstom Transportation Systems)在中國製造,目前還有粉紅線的42列車逐步供應中。 阿爾斯通收購龐巴迪之後,也提供延續龐巴迪的Cityflo 650列車控制系統、通訊、電力、導電軌、軌道、月台門及機廠設備。阿爾斯通也簽訂了一份價值 2.45 億歐元的20年合約,用於提供後勤支援,包含設備維護並提供 170 名工作人員來營運黃線與粉紅線。阿爾斯通東亞區營運總監托比·蒂伯吉安(Toby Tiberghien)表示:「曼谷捷運黃線的開通,讓地狹人稠的首都交通轉...

翻譯:瑞士黃金列車已解決道岔過度磨損問題

圖片
原文 (英) 如果無法觀看原文,請使用筆者帳號密碼: 帳號:altefahrer@gmail.com 密碼:ooOO00OOoo 2022年12月底,使用 可變軌距轉向架 的施泰德(Stadler)全景車廂投入服務,可從米軌軌距(1000mm)的蒙特勒高地鐵路(Montreux-Oberland Bahn, MOB)運行至標準軌距(1435mm)的BLS鐵路系統。然而在2023年2月底,在BLS鐵路系統的例行性檢查中,發現了道岔磨損加劇的現象,所以宣布瑞士黃金列車於標準軌距的區間停止營運,僅有米軌軌距路段正常運作,旅客必須在茲懷斯文站(Zweisimmen)換車。 後來MOB與BLS進行了廣泛的測試發現,只要將車輪間距縮短幾毫米,就能改善車輪跟某些道岔之間的作用,消除磨損加劇的根本原因。在解決可變軌距列車對軌道過度磨損的問題之後,瑞士黃金列車(The GoldenPass Express)於2023年6月11日 恢復 在蒙特勒(Montreux)與因特拉肯(Interlaken)之間的直通運轉服務,而隨著更多車輛的改造,在七月底前還會再增加三班直通運轉列車。 黃金列車也有行經以熱氣球聞名的奧柯斯堡(Château-d'Oex)。 © MOB 前陣子拍攝費德勒搭錯車的 廣告片 (有繁體中文字幕)主角就是可變軌距的黃金列車。 © Roger Federer

翻譯:卑爾根市議會通過輕軌三號線建設案

圖片
原文 (英) 如果無法觀看原文,請使用筆者帳號密碼: 帳號:altefahrer@gmail.com 密碼:ooOO00OOoo 挪威第二大城卑爾根(Bergen)市議會已經通過,將建設一條輕軌路線,從市中心北側的碼頭街(Kaigaten)到山丘地區(Åsane)的禾斯博(Vågsbotn),全長12.7公里,預計行車時間25分鐘。根據2023年5月31日的議會決議,本計畫的發起機關卑爾根都市軌道發展局(Bybanen Utbygging)將與柯威工程顧問挪威分公司(COWI Norge)、安博工程顧問集團(Ramboll)及阿斯普蘭‧維亞克工程顧問公司(Asplan Viak)組成的團隊簽訂設計合約,價值11億挪威克朗(NT$31.54億)。 通往山丘地區的 輕軌三號線 的計畫,是卑爾根都市軌道建設計畫的第五階段,成本約為210億挪威克朗(NT$602億),將設置14座車站與總長5.7公里的數處隧道段,還將設置13公里長的自行車道與3公里長的佛洛伊山(Fløyfjells)公路隧道延伸段。工程可能會在2024年開始,並預計2032年完工,並在目標年2040年達到日運量六萬人。 輕軌三號線路線圖,穿過峽灣跟高山。 © Norconsult 參考費林斯達爾隧道(Fyllingsdalstunnelen)的模擬圖,未來的佛洛伊山自行車道應該也會是如此配置。 © Norconsult 因為隧道很長,隧道中央設有休息區。 © Norconsult 費林斯達爾隧道實際施工後的樣子,人行空間用藍色鋪面識別。 © Norconsult 卑爾根輕軌號稱擁有北歐第一輛軌道消防車(skinnegående brannbil),其實就是賓士U400路軌兩用車。 © Bybanen

翻譯:愛丁堡輕軌東延段通車

圖片
原文 (英) 如果無法觀看原文,請使用筆者帳號密碼: 帳號:altefahrer@gmail.com 密碼:ooOO00OOoo 愛丁堡輕軌新避風港(Newhaven)東延段於2023年6月7日中午通車。在通車典禮上,電車由一位 隨車吹笛手 的帶領下,來到了皮卡迪廣場(Picardy Place)站,當地舞團「舞蹈基地(Dance Base)」表演了一段「電車芭蕾」正式宣告東延段通車。 利斯港高級警察局 (High Constabulary of the Port of Leith)的儀仗隊也身著全套禮服,包含禮帽、口哨及儀杖在貝爾福街(Balfour Street)迎接電車。隨著滿載風笛聲的電車來到了新避風港站,青年森巴樂隊「地方脈動(Pulse of the Place)」則透過表演迎接首班列車,而最早購票的乘客,還可以分別在皮卡迪廣場與新避風港站的售票機買到白金車票。 延伸段 路線 長4.69公里並設置八座車站,營運時間是每天早上六點到半夜,班距約7~10分鐘。愛丁堡市議會議長卡米‧日(Cammy Day)表示:「把輕軌延伸至新避風港對愛丁堡來說,是一個真正具有里程碑的事情,因為我們把這種高容量、永續且可靠的運輸服務,推進到了本市的北部。」他也補充:「我知道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興奮,對這一項建設帶來的好處抱持樂觀的態度,而且我們也看到沿線的都市空間已經獲得巨大的改善。從長遠來看,我期待它能改善地方經濟,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了。」 新避風港延伸段原本歸在愛丁堡輕軌第一階段裡面,後來因為計畫延遲且超出預算而被取消,直到2017年愛丁堡市議會通過了延伸線的商業案大綱,並在2019年3月通過了兩個建造合約。其中,莫里森公用事業服務(Morrison Utility Services)負責進行沿線管線調查(Swept Path),針對皮卡迪廣場至新避風港之間的地下公用管線進行識別與遷移。薩維地產(Sacyr)、法蘭斯建設(Farrans)及薩維地產旗下的尼爾伯(Neopul)軌道建設組成的團隊則獲得了土建與機電合約,工作項目包含設計、施工、系統整合測試及調整。 西門子交通也獲得了1400萬英鎊的合約(NT$5.4億),提供控制系統的整合服務。安圖拉顧問公司(Anturas Consulting)為商業案首席顧問;特納唐遜(Turner & Townsend)則提供專...

翻譯:墨西哥城以無軌電車實施公車捷運系統

圖片
原文 (英) (編按:墨西哥城無軌電車採用宇通ZK5120C、ZK5180C及LK6126E,筆者自撰寫「 停產即代表無法使用 」一文時即已關注墨西哥城無軌電車,本文補充更多珍貴畫面。) 墨西哥城正透過車隊更新與推出新的公車捷運系統,對其無軌電車路網進行重大改造,以改善公共運輸服務品質與行車時間。墨西哥城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約有920萬人口且綿延五十公里;交通服務網也令人印象深刻,光是地鐵就有12條路線,總長超過200公里並具備195座車站,還有一條快速輕軌、兩條纜車、十條無軌電車,有的路線長度甚至超過30公里,尤其是全長36公里的一號線與東西向貫穿城市、長達45公里的四號線。 無軌電車路網是墨西哥城市政府的重點關注對象,2019年才針對車隊進行大規模更新,計畫購買522輛新車,其中有一部分是18公尺長的高容量車輛。市政府擬透過既有無軌電車開發公車捷運系統路線,預期利用無軌電車的載具引進新技術並擴大路網,減少旅行時間。從2020年到2023年間,宇通已經完成交付320輛無軌電車,另外100輛也於2022年12月19日訂購,最後102輛則將於近期確認。 此外,1997年至1999年間製造的富豪三菱9700系列車型,也於2019年展開現代化改造工程。有了新的車輛加入,無軌電車的營運正規化將成為可能,並在沒有相關基礎設施的情況下延伸行駛路線,例如五號線的延伸。此外,十號線的發展也是非常特殊的案例,它是一條「高架無軌電車(Trolebus Elevado)」路線,於2022年9月11日開始試營運,並於當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目前長度為8公里,但已計畫在兩年內再延伸8公里。 目前十號線有25輛無軌電車運行,其中8輛為絞接公車,其專用路權讓運行時間維持在20分鐘以內,並以2~3分鐘班距穩定發出,若沒有專用道則需花費60分鐘才能跑完。而因為「高架無軌電車」的成果,也讓墨西哥城市政府決定在銜接恰可(Chalco)與聖瑪爾塔(Santa Marta)的預留路廊上,建設一條新的電氣化公車捷運系統,服務恰可的18萬人口,預計2023年中通車。初期日運量估計約為12萬人,而在全面通車後約有23萬人。 十號線全長18.5公里,設置15座車站,首先運行在專用高架橋上並設置三座車站,然後行駛墨西哥-普埃布拉(Mexico-Puebla)高速公路的中央區域並設置四座車站,最後沿著墨西哥-誇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