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瑞典將改善鐵路維護管理機制

原文(英)

如果無法觀看原文,請使用筆者帳號密碼:

  • 帳號:altefahrer@gmail.com
  • 密碼:ooOO00OOoo

瑞典交通管理局(Trafikverket)為瑞典國鐵基礎設施的主管機關,他們在近期提出了將鐵路維護作業收回單位內部的方案,企圖改善三個區域的國鐵路網管理作業。這一項措施,將能作為其他區域的國鐵路網管理標準,並提供資料庫給路線上所有的營運業者,以提高整體管理作業品質。

交通管理局的前身為鐵路管理局(Banverket),其內部早已擁有內部管理與更新資訊的專責團隊,但自從2010年公路管理局與鐵路管理局合併為交通管理局之後,相關作業就已經外包給廠商負責。這十幾年來,鐵路的維護作業常因為冬季氣候或其他因素中斷,導致這項工作一直是歷任政府團隊研議的重點,並顯現當時合約制定上存在缺陷。

2021年12月,基礎設施部長托馬斯·埃內羅斯(Tomas Eneroth)指示交通管理局,應評估這項作業的必要項目,讓單位可以自主進行某些最基本的鐵路維護工作。他認為:「自從政府單位將鐵路的維護開放之後,這項作業在市場上並未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欠缺長期性與永續性。」不過,相關單位也應該注意,任何的改革方案,都不能影響到既有的開放市場環境。

在2022年4月20日,交通管理局的報告承認,他們必須發展相關規範,並讓廠商能夠透過學習增進技術,同時也要積極發展鐵路養護的市場規模,包含不同的業務合作型態,或是透過簽訂合約的方式來進行不同實驗。交通管理局指出,目前已經和業界與學界合作,探討這類合作模式的可行性,也重申政府將會採取任何措施,促進鐵路養護市場的長期性與穩定性。

為了提升承包廠商的養護能力,埃內羅斯要求交通管理局先找出三個區域進行示範。交通管理局的報告中指出,雖然提升單位內部資源投入的比例,並不會帶來更多優勢;但利用單位內部的人員進行規劃與生產管理,讓主管機關能夠全面了解維護工作的執行方式。目前三個區域已經確定,且既有的合約將在2024~2027之間到期,到期之後就可以開始實施新的制度。

自2025年開始,第一個實施的區域鄰近瑞典的北部邊界,包含馬爾姆鐵路(Malmbanan)的南側區域與哈帕蘭達鐵路(Haparandabanan)。前者為運送鐵礦石的重載鐵路(Heavy-Haul),因此可以同時吸取歐洲鐵路交通管理系統(European Rail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ERTMS)在重載鐵路與嚴寒環境下的實施經驗。

次年,交通管理局將在東海岸鐵路(Ostkustbanan)實施,這條鐵路連接烏普薩拉(Uppsala)、耶夫勒(Gävle)及松茲瓦爾(Sundsvall)的雙軌區間,具備長途和區域客貨運混合運行的特性,四季氣候變化也極大;到了2027年,則是斯德哥爾摩西部的梅拉爾鐵路(Mälarbanan),是連結首都圈的區域通勤鐵路。交通管理局估計,在這三個試辦區域進行規劃與生產管理業務,將花費1~2億瑞典克朗(約合3~6億新臺幣)。

交通管理局提議,未來可以透過定期檢查國鐵內部的各項業務配置,改變各項權責的介面窗口(Responsibility Interfaces),讓自身的單位可以在適當的領域介入以發揮優勢。另一個方案,則是直接收回所有業務,包含大多數第一線員工都納入管理,並且配置自身的資源,例如工廠、機械、電子系統及材料;然而,這需要花費非常大的成本,包含招聘500位員工,且需要五年準備期,年度預算高達5~10億瑞典克朗(約合15~30億新臺幣),還需額外編列5.25億瑞典克朗(約合15.74億新臺幣)的非經常性支出。

交通管理局也警告,由於養護人員的流動率非常高,導致人事調動與規劃管理能力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這在營建業非常常見,尤其鐵路維護產業早已存在技術與人力資源短缺的困境。如果擴大來自政府內部的人員比例,將會擴大既有的不確定因素,所以額外成本也會提高;反觀現有的承包廠商已經呈現競爭狀態,也會為了贏得競標而積極取得足夠的專業人力。

然而,不論未來採取何種方案,交通管理局都建議採取全國統一的制度,審視自身需要的工廠與機械,讓共同使用軌道的營運業者共用車隊,而不是讓各家業者自行預備。這項審視,將著眼於技術發展、氣候需求、冬季防寒及減少廠商進出壁壘,並思考如何提升危機與緊急應變管理上的能力。同時,為了提升附加價值與效率,也應深化與機械市場的合作,以滿足鐵路養護的需求。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翻譯:日本地方鐵道如何吸引運量?

合中市首度引進雙絞接電動公車

翻譯:曼谷捷運選擇單軌系統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