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公車捷運系統的孤兒命

嘉義公車捷運系統是臺灣第一座、也是僅存的案例,但也面臨存廢危機。

嘉義存在已久的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 BRT),因為年運量突破120萬人次,市長黃敏惠再度提出改建為輕軌(Light Rail Transit, LRT)的構想。然而根據報導引用市議員蔡文旭質詢時的資料,在2018年與2019年分別達到128萬與121萬人次,2020年僅有98萬、2021年更僅有50萬人次,筆者認為這樣的差距懸殊,在經濟學上面顯現需求彈性較高,是否仍有建設輕軌的必要?

另外,單獨透過嘉義市政府與市議會的決策,就能決定公車捷運系統的去留,這是一個非常本位主義的思維方式。事實上,嘉義高鐵站本身不屬於嘉義市境內,公車捷運系統的路線也不完全在嘉義市境內,從嘉義公園到朴子轉運站之間的站間運量也極為不同;更何況,嘉義市政府已有「前科」在身,廢除垂楊路專用道的路段就在嘉義市區,徒留一座「汽車可以通過」的奇怪站台。本來嘉義市打算連站台也廢除,因為民意反對才沒讓市府得逞。

筆者認為嘉義市政府從來都沒有想要認真經營公車捷運系統。有讀者說是前後任首長的政策不延續,但是不論是誰規誰隨,一個說要廢除BRT、一個急著改為LRT,兩個人到底都沒有認真想要提升現有公車捷運系統的水準。有些讀者甚至指出,兩個人其實都是只想要輕軌,而不看好現在的公車捷運系統,認為運量已經數年突破120萬就要變成輕軌。然而如果攤開圖表來看,公車捷運系統跟輕軌之間的運量水準是有重疊的,也就是兩者其實是系統型式選擇方案中的競爭關係,而不是完全的上下階層關係。雖然國外有「極少數」將公車捷運系統改建為輕軌的案例,但是並沒有一套理論要求公車捷運系統在達到某一門檻後,就非改為輕軌不可。

如同前述,嘉義的公車捷運系統從嘉義公園到朴子轉運站,在這條路廊之中,最精華的路段是嘉義公園到嘉義火車站之間的垂楊路,卻也是唯一被廢除專用道的路段。這之中就有一個很大的疑點,假如嘉義市政府連最精華的路段都可以捨棄專用路權,那麼建設出來的輕軌會是什麼結果?另外根據市議員蔡文旭的資料:「在年運量最高的2018年,其平均每班載客量約為32人,但是一輛標準的低地板公車可容納約50人,也就是承載率約64%。」假如連一輛公車都坐不滿,那如何保證輕軌的高運能符合該路廊的需求?

嘉義公車捷運系統是前高鐵局主導的高鐵聯外交通建設,因此實際上是國內第一條由中央建設的地方運輸系統;第二條則是臺中捷運,後來地方政府收回自建,但同樣都是前高鐵局主導的高鐵聯外交通建設。當時嘉義公車捷運系統不斷流標,讓業者暫時以一般公車路線的方式營運,之後才慢慢出現專用道、站台及優先號誌等設施,到了2008年初才真正通車。

嘉義公車捷運系統的主線是嘉義高鐵站到嘉義火車站的7212公路客運路線,嘉義公園到朴子轉運站的7211路線反而是延伸線,等於主線以區間車的方式營運。不過2020年底因為故宮南院的需求,把7212路分別延伸到故宮南院與宏仁女中,正式產生兩條公車捷運系統路線。回顧十幾年來,如此難產的建設,催生到現在達到120萬人,甚至已有兩條路線運行,代表嘉義地區因為公車捷運系統的出現,已經培養出一定數量的公共運輸人口,證明這條公車捷運系統確實是一個可被投資的項目。

然而經歷了十幾年,公車捷運系統的尖峰時段服務水準仍然維持在20分鐘一班,甚至比不上臺中市黃金路線的班距,代表仍然有提升的空間。更奇妙的是,現在想要輕軌的黃敏惠市長,當時甚至還參與了動土典禮,但是十幾年後的他,在公車捷運系統的能量尚未達到極限以前,似乎已經不想要繼續投資,把眼光轉向似乎更具政治吸引力的系統,顯現政治人物還是抵擋不過鐵路偏見(Rail bias)的困境。

這樣的轉變,或許也是許多政治人物的思維,大家都是「礙於現實」選擇公車捷運系統,所以把公車捷運系統當成過渡時期的「先導公車」來看,而不是一座都市之中重要的大眾運輸系統。而在嘉義公車捷運系統的路廊中,嘉義縣境內的路段比例較高,也是把第二條路線生出來的重要推手,若嘉義市執意要改建為輕軌,其餘路段應如何銜接?或是直接讓嘉義公園到朴子轉運站的路線全部改建?再依照鐵路高架化的經驗來看,地方重大建設始終是嘉義市在主導,若嘉義市吵得比較大聲,嘉義縣是不是會就此沉默?

筆者從大學開始研究公車捷運系統,並以此撰寫碩士論文,深知公車捷運系統的議題往往不是工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嘉義市政府歷經兩位市長,皆無心於經營公車捷運系統,前者急著想把它拆除、後者發現運量提高就想改為輕軌,最終表明兩位市長心裡都只想要輕軌,只是用不同的吃法來演繹。

各運輸系統型式之性能比較。

筆者撰寫碩士論文時彙整的所有運具相關資料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翻譯:日本地方鐵道如何吸引運量?

合中市首度引進雙絞接電動公車

翻譯:曼谷捷運選擇單軌系統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