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各運具空間使用效率之比較
網路上最常見的比較圖,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 |
解決都市交通問題是現今世界各國急需完成的目標,其背後意義不僅僅是達到節能減碳的效益,也有提升道路使用效率,避免產生過度擁擠的效果。而都市交通問題的重要因素就是「使用空間」的無效率,因為都市道路空間有限,即使所有車輛都換成電動車或氫燃料車都無法解決都市交通問題,塞車的狀況依然存在──只是變成乾淨的塞車,所以單純比較動力來源、能源效率或排氣量大小無助於解決都市交通問題。
欲解決都市交通問題,就須降低每個人使用道路的空間,讓有限的空間提供給更多人使用,促使交通更加順暢。故筆者認為在交通流量的統計上,應以「人」為單位,用「人均使用面積」除了可以顯現各種交通行為在道路上所佔用的空間,對於擁有不同選擇的用路人來說也有一個公平的衡量基準。在政策上,藉由鼓勵人們使用更節省空間的運輸工具,不僅讓更多人方便移動,也讓道路使用更有效率。筆者在碩士論文中,曾嘗試以表格的方式比較各種運具的人均使用空間,來分析各項運具對都市交通問題的影響程度。透過尋找道路使用效率最高的交通模式,佐證決策者應透過政策來推動公共運輸或共乘,提升車輛空間與道路空間的使用效率。其中,筆者認為使用效率係來自於「道路空間效率最大化」的原則,亦即「坐滿的汽車比只有一人的汽車更有效率」之邏輯,故於理想之狀態下,透過促進用路人或運輸業者提升乘載率,將能有效運用有限的道路空間。
此一評量方式的情境在於供需趨近於一致,屬於理想狀態故仍有與真實環境之間的落差,其不足之處在於計算數值僅衡量車輛靜態的車體空間,而非動態包洛線或安全車距需求;且因為機車具備可併行之特性或部分區域允許進行車道分割,故機車對於道路空間的使用效率可能為兩倍或以上。而筆者認為在現實車流飽和的環境中,每輛車的行車間距較為平均,其空間放大倍率可能趨近於一致,但技術有限未能求得其數值,僅能建議「於道路空間有限的情境下,應尋求使用效率更高的運輸方式。」
曾有讀者提問:「是否車輛越大、能載越多人則越環保?」筆者認為不一定,因為供過於求的運輸方式容易造成浪費,甚至提高邊際成本,讓營運上變得極為不經濟,加劇都市交通問題的惡性循環。舉例而言,假如一條公車路線的實際營運狀況不如預期,除了代表路線與大宗旅次不符、無法有效轉移私人運具需求之外,運具本身也因無法彈性調整其供給量,乘載率不足產生空載現象,反而會造成營運成本與人均道路使用空間提高,進而變成道路空間使用效率低落的狀態。
對於運具「供過於求」導致道路空間「供不應求」的普遍交通問題,筆者認為道路屬於公共財產,都市交通問題不應只是運輸業者應該思考的問題,而是所有用路人都應該重視的普世議題。因此,不只運輸業者會依照實際的營運狀況來選擇適合的車輛,私人運具也應依照每次同行的人數來調整運具的選擇,盡可能透過提高乘載率來降低道路使用空間。
關於不同交通模式的道路空間使用效率比較 |
若運具的乘載率越高,則其道路空間使用效率也越高。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