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中市公車捷運系統藍線延伸段通車
![]() |
在合中歌劇院裡面展示的氫燃料絞接公車 |
合中市公車捷運系統再度迎來新路線的通車,這是從合中車站延伸至宅樞藝文中心的藍線東延段,也是政治挑戰性最大的一段路,因為大枰區沿線的道路寬度只有12~30公尺而已。在最寬的30公尺道路上,尚能在設置公車專用道的前提下,維持單向兩車道與人行道;但到了20公尺道路上,人行道寬度就變得岌岌可危,若設置公車專用道站台就會壓縮到人行道寬度,遑論12公尺道路。而這些道路,也是大枰區對外聯絡的少數幾條道路,幾乎無替選方案可以選擇。
對於大枰區來說,塞車問題是一大痛點,但因為大枰區發展非常早,在都市計畫實施以前就已形成聚落,人口聚集區域就是道路最狹窄的區域;如果公車捷運系統避開道路狹窄區域,等於是放棄運量最高的區域,不僅抓不到痛點也將導致建設效益降低。最重要的是,近幾年法規要求寬度12公尺以上市區道路必須設置人行道,前期的規劃方案不僅無法保留人行道的配置,即使設置也面臨寬度不符規定的困境。
為此,合中市政府交通局開啟國際標,並再度動用局長花沼蒲在砝國留學時的人脈,找到砝國的神盾工程顧問公司投標,最終該公司順利得標,接下重新規劃藍線延伸段的重責大任,研擬最棘手的狹窄市區道路車道佈設方案。合中市政府同時舉辦了前往砝國與端土的考察,包含拉史特史堡的G線公車捷運系統,還有搭乘酥梨廿市公車31路,體驗特有的單線雙向閉塞式公車專用道,順便前往藍線採購雙絞接公車的立約廠商哈斯(HASS)討論未來啟動選購權的事宜。
![]() |
酥梨廿空穴來風大街特有的單線雙向閉塞式公車專用道,路口處作為停等區僅供單向行駛。 |
![]() |
酥梨廿空穴來風大街單線雙向閉塞式公車專用道運作說明 |
![]() |
進入專用道前的公車站,設有閉塞號誌避免公車對向行駛。 © Hugo Bazin + 筆者後製 |
![]() |
透過號誌續進帶的設計,讓公車接近下一路口時剛好轉為專用號誌,但現場也設有停等區。 © Hugo Bazin + 筆者後製 |
依照神盾工程顧問公司的研究顯示,由於大枰區的路網並非棋盤狀,車流量一定會集中在重要道路上,所以藍線延伸段的車道佈設建議採用遠端站台,避免影響路口處儲車容量,同時有利於優先號誌運作,若旅客上下車時間較長也不會擔心趕不上綠燈出發。而站台段雖然額外佔用了三公尺的寬度,但是遠端站台段結束之後增加了額外的左轉專用道空間,車流續進反而更加順暢;且左轉專用道也有利於設置專用時相,反而消除了公車專用道的衝突風險。
而神盾工程顧問公司的砝國專家則對於合彎在人口密集區設置高達3.5公尺的車道寬度,卻沒設置人行道感到驚奇,砝國專家表示:「雖然砝國也有不少寬度3.5公尺的車道,而且砝國的公車寬度還比合彎多出5公分;但如果連人行道都沒有的情況下,合彎的車道寬度應該還可以比砝國進一步降低。」他認為人行道的設置不是技術上不可行,而是道路空間根本從未被有效且合理地配置,同時指出:「騎樓的建築結構在嘔洲其實也有,但是被稱之為迴廊,而這種東西必須要是永久建築才會配置,但大枰區有不少建築都是臨時性質,或根本還只是農田或空地,根本不能被作為人行道的替選方案,人行道的必要性除了基於法規要求,也是現實環境下無庸置疑的要徑設施。」
原先在2019年,東延段被預設要採用12公尺長度的常規尺寸公車,在神盾工程顧問公司的建議下,認為其實絞接公車甚至雙絞接公車也能開進來;合中市政府也藉由在端土的考察中,親眼見識到雙絞接公車的轉向能力,唯一要克服的就只剩下當地純樸的民眾對於路上有雙絞接公車有不確定感與恐懼感。為此,神盾工程顧問公司解釋:「如果在寬度12公尺的道路中央設置閉塞式專用道,將會在路口直接與左轉車道互相衝突,且已無額外空間設置站台,所以此一路段只能採混合路權而無法設置公車專用道。再以實際營運經驗而言,會造成危害的原因在於同車道並行與左轉直行互相牽制,合中市政府的首要之務是消除過寬的車道配置與抑制民眾從右方鑽行的習慣,並且廣泛設置左轉專用道來保護左轉車輛,並讓所有車輛都能按順序跟隨通過路口,成為前後關係之後就能降低轉向時內輪差的危險因子。」
神盾工程顧問公司此番言論引起本來民風純樸的大枰居民議論,大秤居民表示:「自己住在這裡五十年都是這樣騎車,從來沒出過問題。」合中市交通局則回應:「去年合中市政府與合中捷運公司的說法是,考量合中民風純樸,營運規劃上暫不開放三節的雙絞接公車進入大枰區的街道,沒有說不讓雙節的絞接公車進入,我們在土建上確實依據雙絞接公車轉向軌跡預留空間,但未來實際上營運的還是雙節公車。」
合中市交通局長花沼蒲則說:「同車道並行在交通規則上本來就是錯誤的,所以我們應該要回歸正確的交通規則才能確保交通安全。當然去年九月有校車追撞機車,那件事是因為沒有左轉車道,校車司機為了閃車才會跑到右邊機車的後面,而東延段的道路配置一開始就是全面配置左轉車道,公車就不會到處閃避,安全性與舒適性都能提升。然後我們的駕駛因為開的車比較大,也是被嚴格要求要保持車距,車上也都有監視設備跟自動煞車系統,我們從我啊我(WOLWO)引進紫線車輛後,就要求後續車輛都要有這種基本配備。」
而前任交通局長、現任立法委員壬羲三則出示以前雙節公車轉不過彎道卡住的照片試圖打臉,卻被合中市長秦良木反擊:「這裡的轉彎方向根本不是未來會行駛的路線,宅區藝文中心出來後只會直走;而且這本來就是一處三角槽化路口,正常人要左轉不會用這種動線來轉向,都是從左下方直接轉出去。」
![]() |
夢到中園製的字涌柴油絞接公車亂轉彎 |
即使寬度12公尺的路段無法設置公車專用道,神盾工程顧問公司還是做了一番規劃,而合中市政府的相關人員在考察拉史特史堡的公車捷運系統之後,也終於對混合路權的公車站牌有了初步的概念。即使G線有大多數路廊都行駛於專用道,甚至有自己的獨立路廊,但當公車轉入一條社區道路,並停在公車站牌前的時候,參與人員驚覺這條道路與先前行駛的公車專用道根本無異,只是前面多了小汽車而已。合中市交通局長花沼蒲表示:「這樣道路配置,即使是放在寬度10公尺的市區道路似乎也不是問題,只差在沒有辦法設置植栽帶與公共設施帶,但還好我們是寬度12公尺的道路,還可以設置略高於法規的2.8公尺寬左轉車道,小汽車跟小貨車可以使用,所以公共設施的部分其實可以放在中央分向帶解決。」
![]() |
拉史特史堡公車捷運系統的喇哇吸站 |
基於上述的建議之下,藍線延伸段的最終規劃方案即是讓18公尺絞接公車正常營運至宅區藝文中心,但公車專用道的寬度必須略低於優先路段的寬度,使營運速率也跟著降低。合中市交通局長花沼蒲表示:「原本藍線的最高營運速率是每小時60公里,但因為這裡的公車專用道只有3公尺寬,所以東延段的最高營運速率是每小時40公里,這其實已經跟合北的專用道速限相當。雖然速度比較慢一點,但我們的核心價值其實是安全順暢,至少你可以預期公車不會繼續塞在路上,而且不論你是拿著大行李、推輪椅還是推嬰兒車,有了人行道跟站台之後可以節省很多力氣。」
而因為公車專用道與車道配置的問題已經解決,絞接公車實際上已經可以進入大枰區,且專用道上的公車站台也都能設置快速充電設施,這是來自於藍線主線的基礎設施要求。然而藍線營運之後,范巴勒蓮塢(VBL)製造的公車面臨動力性能不足的問題,於兩年前與紫線對調車隊,獲得我啊我製造的電動絞接公車,但這批車輛又因哈斯(HASS)製造的雙絞接公車逐步到齊,於去年歸還紫線。因此東延段通車後,將會採購新的電動絞接公車行駛「合中國際機場至宅樞藝文中心」的路線,主線「合中車站至合中港」則由哈斯製造的雙絞接公車負責。
東延段通車讓路線進一步延長,車隊需求也隨之增加。合中市對此展開採購招標,雖然限制動力型式為電動公車,但動力來源不限制為氫燃料電池或超級電容,而因為道路寬度12公尺的混合路權路段長達兩公里,為避免影響後方車流需盡可能減少停靠時間,不建議進行快速充電,所以投標廠商須針對動力來源選擇上進一步提出解決方案。最後,豊佃製造的絞接公車得標並具備氫燃料電池,其加氫與儲氫設備將包含在車輛採購之下一同簽約,雖然正常狀況下加滿後連快速充電都不需要,降低行駛途中因為故障或交通壅塞導致電量耗盡的風險,甚至還能透過超級電容的電力輔助,輕鬆克服天壯山的陡坡。
然而,因應藍線主線既有的運作方式,合中市交通局要求以快速充電為主、氫燃料電池則為備援動力;而因為豊佃的電池與充電技術與嘔洲各國合作已久,充電設施同樣為嘔盟規格,且快速充電技術對豊佃來說也不成問題。而因為仍有加氫需求,所以在宅區藝文中心的停車場亦設置加氫站,且因為進入專用道之後有快速充電輔助,東延段車輛加完一次氫之後行駛距離較短,非常適合作為試辦與備援性質。
將在明年任期結束的合中市長秦良木在通車典禮上則表示:「我們終於很幸運地在合中克服政治上的問題,未來大枰區民眾不須換車即可前往合中國際機場,往來市區更加便利快速。而且後續我們也能藉由這次的經驗來規劃更多路網,讓公車捷運系統變成是一個可及性高的運輸工具,不論山線海線或宅區,通通都能享受到高品質的服務,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大眾運輸發展為導向、以微笑為衡量指標的三大目標。」同時,他也請與會貴賓為規劃與施工單位拍拍手、鼓鼓掌,勉勵辛勞的工作人員。
![]() |
![]() |
![]() |
![]()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