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一座汽車城市要如何變得適宜步行?

原文(英)

位在維吉尼亞州的泰森角(Tysons)希望可以從一座位在郊區的辦公園區,變成一個充滿居民、就業機會及文化的實體都市。根據完整計畫,泰森角的目標是在2050年成為費爾法克斯縣(Fairfax)的都市中心,但人們更擔心的是到達當地的交通問題,以及如何在這四平方英里的範圍內四處通行。

以現況而言,在泰森角要走路或騎腳踏車都很難。在航空及高速公路發達的時代之下,這種邊緣城市(Edge City)像雨後春筍般地出現,當然它服務的就是汽車,而不是行人跟自行車。但是一個適合步行的地方就像是一個好客的環境,一個成功發展的都市讓人們想要留在這裡生活及玩樂,步行空間就是一個關鍵因素。費爾法克斯縣交通局(Fairfax County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CDOT)總監湯姆·比斯亞德尼(Tom Biesiadny)表示,宜步性(Walkability)就是未來發展的關鍵。而宜步性對於生活中採取的不同運輸方式非常重要,包含人們去上班、去吃午餐、去乾洗店或回家所需的移動能力,這關乎到交通局的所作所為。

在2010年核定的新訂計畫中,費爾法克斯縣針對運輸現況做了一次分析,發現宜步性是一項亟需改善的項目。「我們必須要有能力在這裡行走,最好是跟開車和搭乘大眾運輸一樣方便。」比斯亞德尼補充,「如果你在泰森角唯一的旅遊方式是開車穿過這座都市,那都市不會自己運作,必須要有一個非常方便且高效的人行路網才行。」

因此,費爾法克斯縣交通局已經花了三億美金在改善縣內的步行環境,包含人行道、自行車道及公車站。確切的金額,本文將會不斷聯繫縣政府並滾動更新。「泰森角正在以偉大的方式轉型。隨著捷運銀線的到來,它展現了很多可能性。」北卡羅來納州聰明成長聯盟(註)的經理比斯亞德尼表示:「泰森角的優點在於全盤規劃,並實際去了解關於宜步性的改善方案。」

聰明成長聯盟的宗旨在於促進該地區的宜步性、兼容性及公共運輸導向發展。而比斯亞德尼本身也是自行車促進聯盟的成員,他對該地區自行車環境的感受非常深刻。「泰森角的都市再生有一個非常大的願景,但是過渡期當然會有一點顛簸。一條寬廣的道路對於汽車而言是非常流暢的,但對於行人跟自行車而言是危險的,而且非常不舒服。如果你在炎熱的夏天跟寒冷的冬天去使用,那真是一個漫長的旅程。」

比斯亞德尼指出:「目前最新完工的人行道是沿著123號公路及7號公路佈設,而這就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代表行人跟自行車的路徑被獲得改善。」然而,他也表示當地有很多匝道跟交流道,特別是在環狀公路跟重要路口附近,導致汽車會有高速右轉的問題,這對於行人跟自行車而言是非常嚴重的衝突點。

費爾法克斯縣的交通需求管理指南要求泰森角減少汽車旅次,例如如果泰森角的發展面積達到6500萬平方英尺(2018年的泰森角有5220萬平方英尺)時,距離捷運站1/8英里範圍內的物業就必須減少45%的汽車旅次,而且離捷運站越近,要求越嚴格。隨著距離2050年的大限越近,這些要求也越來越高。

「我們的構想是,隨著泰森角的都市化,這些要求將會變得更加可行。」威爾斯與夥伴事務所(Wells + Associates)的負責人賈斯汀·B·肖爾(Justin B. Schor)表示。這間事務所由泰森合夥公司(Tysons Partnership)成立,主要業務在於幫助當地的建商與房地產達到補償計畫的標準值,並降低汽車旅次,他們提供數種解決方案,其中一項就是讓通勤族及居民可以走路上班。

「在某些情況下,年輕的通勤族會說想要通勤到阿靈頓。因此我們將會對這些族群提供一項如何安全走到捷運站的訊息。然後在其他狀況下,我們可以創建一個指南,表示歡迎來這裡,並在他們從捷運站走到建築物之間的路程上,添加一點東西。我們試圖讓人們了解到這一點,讓他們知道可以不開車或是不買車。」

宜步性真的非常重要,這會讓泰森角的未來取決於人們是否能夠安全步行。但是,我們要如何知道泰森角是否適合步行?維吉尼亞大學建築學院都市與環境規劃系教授安德魯‧蒙德沙因(Andrew Mondschein)可能會有一些答案。他在這所大學教了六年,並且研究泰森角的宜步性問題。

「我到維吉尼亞州後的一年內,一直在研究宜步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計畫,它是一個把美國郊區變成完全不同樣子的案例,不僅是緊密發展,也對於非汽車旅次很友善。」如同許多受訪者,蒙德沙因老師不斷強調這個案例的獨特性,以及它的成敗有多重要。「到處都有這樣的案例,但是如果要論及把單純的辦公大樓、零售商店轉換為實際的都市,並捨棄國外案例的話,國內沒幾個。我認為這個縣已經為自己設定了非常驚人的目標。」

如何測量宜步性?蒙德沙因老師說這很複雜,「它實際上由很多東西組成,不僅僅是人行道而已,當然前提是人行道要是安全的。這是一個可及性的議題:當人們選擇走路的時候,他們有地方可以走嗎?這也是一個舒適性的議題:這是你想要走的街道嗎?這也是健康性的問題,你可以知道你會不會吸到汽車的廢氣。所以判斷一個都市適不適合步行,可以用很多層面來看。」

獲得不同層面的答案必須用很多複雜的工具跟流程來評量,蒙德沙因老師帶了一群學生跟志工在一年內的不同時間前往同一地點進行調查,他們在背包內放置感測器,可以監測當地的噪音及空氣品質,甚至人行道上的氣溫。之後,便開始收集數據及資料整合,把這些資料跟交通安全的數據相互比對,以真正全面了解宜步性。從2015年以來,他就不斷在進行當地宜步性地圖的繪製,並且努力從中取得可被研究的有用訊息。

按照計畫來對現況評分是不公平的,何況現況的面積只有計畫的1/4。但是,如果檢視近十年來的發展狀況,就能發現基礎設施的改進與發展狀況。蒙德沙因老師直言,「我們看到的是當地的步行環境被明顯改善,我們也看到政府對於改善橋梁步行安全的投資,好事正在發生。不過它仍然無法被稱之為一座步行城市,它的規模遠超過一個鄰里單元,而且是不連貫的鄰里單元。」

蒙德沙因老師解釋:「只有在你走上人行道後,你才可以發現到步行環境的問題,比如噪音,還有走在大型道路上的挑戰性。但這不是放棄希望,而是給規劃者更多挑戰,當然某些可以迅速改善,有些則要花時間來逐漸改變。」

比斯亞德尼知道泰森角的宜步性是一項浮動的目標,他以2011年泰森角捷運站可及性管理研究報告為例,其中就有關於泰森角的主要交通目標與解決方案,例如用一條人行步道來跨越杜勒斯收費公路(Dulles Toll Road),以及聯絡7號與123號公路的495號州際公路。這份文獻顯示,要沿著這些路廊騎腳踏車或走路進到泰森角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北邊的7號公路跟東邊的123號公路,建議應該要加強行人穿越道的設計,例如彩色鋪面跟行人庇護島;或是獲得建商的許可,讓行人跟自行車直接穿越私人土地進到捷運站。

比斯亞德尼表明縣政府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並努力落實36條建議項目的其中29項。一個顯著的成果是瓊斯支線聯絡道(Jones Branch Connector),這是一座寬廣的步行橋,直接跨越環城公路進到泰森角。他們還計畫建設8到12英尺(約26到40公尺寬)的人行道,並美化環境及其他基礎設施,讓泰森角更安全,並適合騎腳踏車及走路的民眾。

「從現在開始到2050年,我們將看到大小不一的成長。有很多東西需要被整合,雖然我們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完成。30年似乎很漫長,但它實際上比我們想像的更快來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翻譯:富士山輕軌計畫面臨技術挑戰

翻譯:日本地方鐵道如何吸引運量?

翻譯:瑞士國鐵採購全新貨運機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