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有機聚落如何發展公共運輸?
![]() |
原文(英) |
森特再也(Sunter Jaya)是北雅加達都會圈裡面2500個城鎮或鄰里之一,它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的開發方式包含活躍的步行空間及徒步區,這也是公共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的重要特徵。基於舊聚落「甘榜」(kampung)特有的物理特性及連結脈絡,運輸政策與發展研究所(ITDP)最近展開了一項測試,用來改善村民的可及性與安全性。這項倡議得到了地方政府與省政府的支持,其方案將可做為雅加達其他140個甘榜可借鏡的對象。
什麼是甘榜?甘榜是一種有機的住宅與土地使用混合的聚落,通常是一種都市發展之下的舊聚落殘餘。在大多數情況之下,它被當地視為一種合法存在的居住環境,並被作為一種住宅解決方案,用以容納印尼都市的70~85%人口。甘榜是移民人口及當地居民的家園,它有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具備高度的商業活動與社區服務。村莊本身就是一個最基礎的地方治理單位,也因為良好的治理環境而具備公民參與及公共運輸導向的特徵,並具備良好的生活品質與多樣性。
公共運輸導向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居民很容易在都市或社區內取得高品質的公共運輸。首先,這個環境必須圍繞著足夠的交通需求密度以支撐運量,包含人口與活動;第二,步行與自行車的條件必須要安全,且能到達運輸場站及鄰近的各個角落。這些條件都具備,就能夠減低對汽車的依賴及對街道人行空間的占用與削減。ITDP的「TOD框架」(TOD framework)以八大原則來定義其特點:步行、自行車、路網完整、公共運輸、混合使用、密集、緊湊發展及機動性增強(Walk, Cycle, Connect, Transit, Mix, Densify, Compact and Shift)。如果要創造一個平等且具備包容性的鄰里,這八大原則就是必要條件。
森特再也就是一個獨特的甘榜,它位於聖巴拉特(Sunter Barat)水庫的岸邊,而且距離捷運站只有一百公尺,人口有一萬三千人,並體現了一座高品質的都市環境。甘榜以有機的方式發展,並支持當地民眾及旅客,是一個改善既有系統的理想起點,而該村落就有一座緊湊的步行及自行車路網,這個路網能夠提供許多商業服務與就業機會,並使步行與自行車作為當地民眾的首選,尤其是學童與其照顧者──大多是婦女。附近夾窄的巷弄捷徑也考慮了步行與自行車的便利性,可以避免走遠路,因為一塊大的街廓可以被切割成小於120公尺的小街廓,而且阻擋了汽車的進入,對於許多商業及社區活動都有正面效益,營造出一個封閉的社區環境。
根據估計,當地有50~80%的住宅被用於生產活動,混合使用令當地的旅次長度降低,居住、工作及生活獲得平衡。雖然居民、工作者及拜訪者的密度皆與市中心相當,但緊密連結的中低層建築使人感覺良好,並維持獨一無二的高容量交通運輸需求。
在當地環境既有的優勢之上,ITDP最近也展開了一項無障礙環境改善試驗計畫,以提高社區對機動性的認識,並傳達TOD本質上的價值。雖然森特再也本身就具備一系列TOD般的高品質,但這項試驗開始的時候,馬上就面臨了明顯的機動性挑戰。由於其他運輸模式,比如機車、汽車、非正規運輸車輛及卡車越來越多,不斷爭奪道路的空間,讓行人安全受到威脅,特別是在主要道路上,活動的增加引來許多行人,但也吸引了更多汽車。
此外,雅加達公車捷運系統(Transjakarta Bus Rapid Transit)周邊的繁忙交通與缺乏標記的人行穿越道,也使民眾望之卻步。因此,社區許多居民不喜歡捷運、迷你捷運(Metromini)公車及一些非正規交通工具,反而喜歡使用附近的低容量運具。
ITDP的無障礙試驗計畫聚焦於透過公民參與及建立現有TOD環境的方式,把甘榜變成一個完全開放且安全的社區。Sunter Jaya 也尋求社區團體的協助,提升女性與孩童需求的能見度,以改善村莊的居住環境。實施方式包含改善行人路徑安全的戰術策略,例如設置減速彎道來降低交通量,此外也透過鋪面彩繪及綠化來將停車空間轉變為人行空間。而街道空間改造也讓居民及兒童參與這些藝術創作與遊戲,間接助長了社區的凝聚力。最後,當地政府也承諾擴大BRT路線,用來服務這個甘榜,讓居民前往市區更加便利快速,降低使用私人運具及低容量運具產生的都市交通問題。
這項試驗激發了雅加達首都特區(DKI Jakarta)首長,並使其邀請了所有大雅加達地區的地方首長共同支持,將其推廣至其他140個甘榜,與當地社區及民間團體共同合作。這是一個大好機會,能夠充分體現都市聚落及其他地區如何走向永續的都市發展型態,並實踐公平的可及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