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推動公車優先政策的工具包誕生了

原文(英)

翻譯:王柏翔 / 校正:都市運輸觀點

隨著數百萬美國人因防疫解封終於回歸到能夠通勤、出差以及於各處移動的生活,地方政府面臨著一項抉擇:接受更多的汽車在街上奔馳,伴隨著更多的汙染、更多的擁塞以及更高的道安風險成為未來生活的一部份;抑或是主動承諾為居民提供更乾淨、更高效、更公平也更永續的交通型態。今天,自然資源守護委員會(NRDC)和彭博慈善美國城市氣候挑戰(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American Cities Climate Challenge)中的合作夥伴,很自豪地發布一項重要工具,可用來幫助城市以及運輸機構做出更好的選擇——一個由尼爾森/尼加德規劃顧問公司(Nelson\Nygaard)、國家城市交通行政官員聯合會(NACTO)偕同亞特蘭大(Atlanta)、檀香山(Honolulu)、洛杉磯(Los Angeles)、俄勒岡波特蘭(Portland, Oregon)和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等五座城市共同製作的「公車優先工具包」(Bus Priority Toolkit)

五座參與氣候挑戰的城市(Climate Challenge cities)和尼爾森/尼加德規劃顧問公司,領導了這項「工具包」的開發,以幫助城市和運輸機構的規劃者或決策者,釐清推動公車優先政策時會遇到的兩大關鍵難題,並包含以下兩大功能:

  1. 選定有效的方式傳達「為什麼公車優先措施會是應變氣候變遷、提升交通可及性以及促進公平正義的關鍵工具」,並以此進一步創造出公車優先基礎設施的先例。
  2. 評估公車優先措施實施後的效益和表現。
這份「工具包」是針對五座城市量身定制的,但它的內容對於世界各地的城市和運輸機構來說,仍然十分實用。「工具包」內提供了圖像化的內容,輔助傳達公車優先計畫的好處以及分析方法,提供給規劃者或決策者使用。此外,在文件內也補充了眾多實務經驗案例,像是運輸助理(Delivery Associates)顧問公司的合作夥伴,最近於一篇部落格文章及其附件影片中,總結了如何透過政府創新的方式來促進公車優先政策的推動。

投資公車優先設施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方案

公車是美國運輸系統的主力,透過給予公車優先權,不管是開闢專用道、建置專用號誌,或是直接創造以公車為本的街道設計改變,都可以讓城市在氣候、經濟以及種族與社會平等方面取得重大勝利。詳見下述:

  1. 公車優先措施有益於應對氣候變遷。交通運輸工具是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元兇,而其中私人汽車佔比尤為大宗。如果公車優先措施讓公車能更快地移動、更密集地發車,並為乘客提供比「呆坐於壅堵車陣中」更快的替代方案,那就會有更多的旅次轉而投向公車的懷抱。另外,更多的人集中於更少的車輛,即味著更少的燃料消耗與更少的溫室氣體排放。
  2. 公車專用道或公共運輸專用道,更能有效運用有限的道路空間。在公車必須與汽車、卡車一同使用的混合環境中,十幾名一起移動乘客與其他單獨駕車的用路人一同困於車陣,那龜步的移動速度著實令人沮喪。假如公車行駛於專用道上,同樣一個空間能夠運送的乘客數,就能比獨駕車輛高出 5-7 倍。
  3. 完善公共運輸是促進種族與社會平等的一大良方。黑人、拉丁裔、境外移民、青年和低收入者比一般美國人更傾向於使用公共運輸,且他們也有更大的機率成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並受當今車本交通系統造成的空氣污染荼毒。給予公車族更多的優先權,即意味著低收入區域和有色人種社區的污染更少,街道也更加安全。
  4. 公車優先措施是所有城市皆負擔得起,也能強化經濟的建設。開闢公車專用道比擴建高速公路便宜得多,一條最基本的雙向公車專用車道每英里花費不到100萬美元(約為2,800萬新台幣);此外,道路拓寬工程僅獨厚汽車駕駛,公車專用道的建置還能使不使用或無法使用汽車的大眾也一同受惠。公車專用道不僅可因地制宜並機動調整,亦能為當地企業帶來更多人潮,並改善所有地區的空氣品質。

參與城市正作為公車優先政策的領頭羊

下列案例皆證明,推行中的多項公車優先計畫,已經改善了許多地方居民與公車族的生活,例如:

  1. 亞特蘭大,市議會授權交通主管機關利用2016年公投中通過的預算案,在三條主幹道上建置公車專用道。這三條公車路線將跨越近12英里,並將數個以非裔美國人為主的社區與市中心,伴隨周邊地區的就業機會,更緊密地聯繫起來。
  2. 檀香山地區的各級交通主管機關,自1980年代以來即在國王街(King Street)上規劃、設計並闢建了第一條公車專用路廊。這條路廊容納了36條公車路線,每天為數千名檀香山居民提供服務。
  3. 洛杉磯成功地利用臨時性的公車專用道,提升了兩條主幹道沿線的運輸效率。2019年,洛杉磯郡都會運輸局(LA Metro)和洛杉磯運輸部(LADOT)在花街(Flower Street)近市中心段建置了一條尖峰時段公車專用道,為每天多達10,000名通勤族提升了30%的移動速度;2020年,雙方在這一成功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於第5街(5th Street)與第6街(6th Street)成對設置超過2英里(約3公里)的單向公車專用道。這兩條位於市中心的公車專用道,每小時可供多達80輛公車使用,每天可運送近30,000名乘客。
  4. 俄勒岡波特蘭市開始實施稱作玫瑰車道(Rose Lane)的全市公車優先道路網。為讓玫瑰車道計畫的設計廣為人知,波特蘭交通局針對超過2,000多名居民進行了線上問卷調查,舉辦了三個開放日活動(open house),並向14個不同的社區團體發表演講以收集回饋意見;再依這些回饋意見確立計畫目標,闢建了該市的公車優先基礎設施。
  5. 華盛頓特區,主管機關於2019年和2020年間在主幹道試辦了幾個公車專用道計畫,不僅讓部分試辦計畫成功地永久化,且未來還會有更多公車專用道建置。2019年初,專用道建置於市中心最主要的H街和I街路廊的西北段,為華盛頓特區約40%的公車乘客提供服務。最近,在小馬丁路德金大街東南段(Martin Luther King Jr. Ave. SE)、第14街西北段(14th Street NW)及M 街東南段(M Street SE)等,亦紛紛有新的試驗計畫被實現。

公車專用道和其他公共運輸優先的措施,在美國正變得越來越普遍;然而這些城市在努力擴大其影響力,從小型的一次性計畫擴大為社會整體投資時,經常面臨相似的挑戰:公車優先設施投資的最大受益者是公車乘客,他們大部分都是有色人種和低收入居民,且通常在政治上被剝奪權利。因此即使是最好的公車優先計畫,在推行上也可能因政治因素困難重重。

舉例來說,僅僅是撥用出一條既有車道或路側停車空間做為公車專用道,就有可能招致少部分群眾的強烈反對,但他們通常不依賴公共運輸來移動,也不明白公共運輸在活絡地方經濟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當城市和公車政策倡議者可以將公車優先措施的好處具體化,並描述成引人入勝的故事進行宣傳時,實施起來會更加地容易。理念傳達的同時,也應搭配嚴謹的績效衡量技巧,能讓地方政府明確地了解其努力能為居民帶來的好處,也讓城市得以衡量目標的達成程度,並找出計畫中的任何不足之處。

地方政府可以使用某些關鍵的工具,來緩解氣候變遷、減少種族和社經差異,以及讓人們在有限的街道空間內更安全、更有效地移動。多數議題之中的內涵並不復雜,但大家所缺少的就只是一個令人信服的敘述、一個衡量工具及傳達附加效益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政治意願。所以這份「工具包」的存在,即是提供一種額外的資源,激勵地方政府參考這些最佳案例,進而推動政策並為市民提供更快速也更可靠的運輸選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翻譯:日本地方鐵道如何吸引運量?

合中市首度引進雙絞接電動公車

翻譯:曼谷捷運選擇單軌系統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