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計圖看交通:汐止都市計畫
除了路網交叉點配置問題,對外孔道過少也是汐止的致命缺點。 |
1. 路口間距過短形成畸形路口
之前在梅山都市計畫有提及到雙丁字路口的問題,這裡的問題更為嚴重,是三丁字路口跟四丁字路口。若將多丁字路口其視為數個路口,則動線及號誌設計較好解決;但因為路口過近,號誌連鎖較為複雜,因此實務上都會將其整合為單一路口來規劃。
不過,因為多丁字路口的車流動線不若十字路口簡單。若叉路方向交錯,其橫向需左轉再右轉而非直線穿越,容易發生回堵並造成路口動線打結;若叉路方向相同,就會造成主線車流混亂,衍生肇事風險,故都市計畫應優先排除此類問題。這次標註的案例位置,已經不若新店的雙丁字路口,而是三丁字路口的狀態,如此狀況將更為複雜。
以都市計畫圖套疊航照圖來看,汐止好市多旁邊的路口是大同路及新台五路的交叉口,也就是舊台五線跟新台五線的銜接點,車流量本身就非常龐大。在第三次通盤檢討(主細拆離)計畫書內的道路系統示意圖顯示,此處有一條細部計畫道路會通往社后地區,但看起來現況已經蓋滿工廠,要打通道路已經不太可能。
若這條細部計畫道路打通,其產生的車流問題將會更加複雜,可能是五叉路口或是三丁字路口的情境;再者,由於新台五路銜接點又有轉彎槽化,路口幾何也會異常複雜。所以筆者認為不打通這座橋是一件好事,除了免去土地徵收的財務問題、新舊道路之間的畸零土地問題之外,好市多前這個魔王路口也不會再出現新的車流問題。
相較於主要計畫道路,細部計畫道路往往呈現更明顯的畸形路網。 |
如果新橋打通,將有可能加劇此路口的壅塞問題。 |
另外一處問題點在汐科站北出口旁邊。筆者仔細看了一下,若最東邊的路口拆成雙丁字路口,則短短的兩百公尺路程,就會出現多達四個丁字路口。畸形路口本身具有視距不良的問題,若車流量不大、視距良好,則解決方案依序為支道讓路(應繪製讓路線)、支道停車再開(應繪製停止線)、圓環,最後才是號誌化路口。
路口視距以越趨近於正交、兩側障礙物越少越佳,但通常都市地區的畸形路口少有視距良好的地點,因此通常會以停止線及號誌化路口開始。而車流量大的地方,自然會以號誌化路口為主流,但也因為此類路口本身的動線繁雜多樣,號誌的時制計畫也會更加複雜。
若在短距離內連續出現數個丁字路口,不同方向車流將會相互干擾,尤其是從支道出來右轉再左轉進入另一支道的車輛,需要等待下一個號誌才能續行。對於主幹道車流而言,號誌的續進帶更為重要,畢竟在短距離內連續停等紅燈,不僅沒有效率也產生更多衝突點。2. 舊路與新路重疊
這個現象在台五線比較常見,另一個案例是在百福,但因為台五線百福路段並不是穿越人口密集區,所以問題沒有這麼嚴重。兩道路併行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出現迴轉動線,且轉向空間被壓縮,馬上就會影響到車流效率。
汐止區的忠孝東路跟新台五路,可能也是一種舊路跟新路的關係,網路上也有傳聞說汐止的忠孝東路原本會打通至臺北市的忠孝東路。姑且不論兩者有沒有關係,現在的新台五路很明顯就是取代了原本大同路的功能,但也因為新台五路是新闢道路,不一定會照著既有的土地紋理開闢,形成畸形路口也是常見的事情。
筆者將這兩個路口分為上字路口跟土字路口,雖然幾何方正,但兩者其實都算是畸形路口,高雄的凱旋路也屬於這種大小路並行的奇特配置。首先,這樣類型的路口面臨著嚴重的視距不良問題,駕駛人要注意的方向絕對是三四個以上起跳,駕駛任務(Driving Task)增加,則風險就會越高。
以都市計畫圖來看,這兩條道路本身就是疊床架屋般的存在;但是更奇妙的是,第三次通盤檢討(主細拆離)計畫書道路系統示意圖上,還標示新台五路是快速道路。如此一來,在規劃的當下就沒有辦法立即察覺到這一區間路口的問題。處理這類路口的方式,不外乎是強制轉向、號誌隔離及道路瘦身,甚至將兩條路整併為同一條路,以簡化車流及衝突點。筆者認為歐洲國家有許多林蔭大道的案例可供參考,尤其將主側車道作為「旅次特性」的區分工具,也值得國內其他城市學習。
正常情況來講,這兩個道路系統應該要整併,但實際上並沒有。 |
法國波爾多的拉爾米娜大街(Rue Général de Larminat)透過讓側車道在不同街廓內改變行駛方向,除了區分不同旅次特性並改變車速之外,也讓進出動線與主車道形成正交,從側車道出來的駕駛能夠輕易觀察主車道狀態。 |
反向側車道入口標誌明確顯示自行車可逆向;超小的曲線半徑意味著徹底的降速才能進入。 |
反向側車道出口為一處鄰里巷口,主車道中央維持實體分隔限制轉向。下一街廓設定為順向側車道,採取偏移佈設與槽化島避免誤入,且僅有自行車可繼續前進,直接抑制借道行駛車流。 |
另一處路段為順向側車道,同樣被劃為慢速區(Z30)且自行車可逆向(到了主車道就要迴轉跟隨行車方向),主車道外側自行車道可提供路過的自行車通行。 |
側車道本身具備自明性,看起來像是鄰里巷道一樣,注意地面自行車逆向箭頭。 |
走到底就是一開始介紹的反向側車道,禁止進入標誌就立在無法忽視的路中間,可以抑制借道的穿越性車流,但保留右側空間供自行車繼續通行。 |
3. 都市紋理干擾
看起來新台五路本來就是以快速的角色來規劃路線,因為這個地方很明顯已經有一個都市計畫的框架,且地籍整齊,大致以忠孝東路為準。嚴格來講,汐止的發展大致依循鐵路為方向,忠孝東路順應鐵路線形展延,建築及土地自然也沿著忠孝東路排列。
新台五路的加入是完全不同的展延方向,因此也多少干擾到當地的都市紋理,未知是否因為被預設為快速道路所致。不過,忠孝東路226巷、新台五路二段126巷(計畫道路)均與新台五路維持正交,跟新店的土地紋理干擾現象相比,仍屬天壤之別。
至於較為顯著的議題,應屬忠孝東路258巷11弄與新台五路二段126巷之間的計畫道路,目前部分未開闢,但因已穿越既有地籍,故雖與新台五路形成正交,若未來開闢完成,其道路兩側仍會形成眾多畸零地。此外,新台五路的不規則道路用地範圍,也造成許多細長地籍與畸零土地沿新台五路兩側分布,土地紋理干擾的情形仍然存在。
乍看之下都市紋理看似被新台五路干擾,但因為北側土地經過整理,所以地籍尚仍能與道路吻合;反而新台五路南側與忠孝東路258巷11弄轉彎處,皆有畸零地產生。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