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線改造提案:高原交流道

自前陣子蘆洲死亡路口事件之後,道路幾何改善方案百家爭鳴。當時係由交通安全協會號召各大粉專共同製圖,筆者也以當時粉專名稱「都市運輸組織」參與,之後被火花羅(第四維度)發揚光大,公視也特別撰寫相關文章。但在此一事件之後,各粉專之間並未繼續合作,雖有相互討論卻各自製圖,所以筆者在近期交通安全協會內部的討論之中,建議各粉專可以合作共同出圖提升效率,並各自進行評論。於是,各大粉專再次由交通安全協會主導,聯名推出高原交流道的改良方案。

當時蘆洲事故後以英國道路為藍本設計的路口幾何改善計畫。



在這次的合作計畫中,最大的亮點是引入「交叉鑽石型交流道」(Diverging Diamond Interchange, DDI)。DDI起源於法國,於1970年代首度出現,之後美國、中國、澳大利亞及加拿大皆相繼採用。筆者認為DDI也是一種槽化,其最大的功能在於改善左轉車流與對向直行車流的衝突問題,同時讓下匝道車流直接匯入平面道路而不需等候號誌,可以有效避免匝道延滯車流回堵至高速公路上。

若讀者有在尖峰時段行經中山高五股交流道,便會發現匝道回堵導致高速公路壅塞的現象。筆者在前一陣子針對新竹科學園區的都市計畫問題研究中,已經闡述了高速公路匝道本身必須要有一定的儲車、減速長度,才能夠避免回堵或追尾的問題發生;同樣地,匝道銜接至平面道路後,也應與下游路口保持適當間距,以避免路口延滯再度影響道匝道本身。

此次合作案的倡議主軸,在於透過新設交流道試辦DDI,以作為未來其他鑽石型交流道改善之參考 。近期通車的高原交流道由原本的龍潭收費站改建,為一座鑽石型交流道,除了東側的畸形路口之外,並無顯著問題,故此次合作案僅針對交流道本身的結構進行改造,畸形路口就留待後續有機會再來討論。

筆者始終認為,畸形路口是臺灣土地問題的通病,其成因為土地形狀的不完美及後天的地籍分割或新闢道路所致。最早實施三七五減租與耕者有其田政策時,就應比照日本時期示範村一樣實施農地重劃來整頓地籍;後天開闢新道路時,則應考量路口幾何現況來決定路口位置與佈設。故本交流道的設置位置具有先天不良因素,但因為區位較佳而不得已選擇此處,最終產生了畸型路口的問題。

回到DDI本身的設計上,雖然這樣的車道佈設會產生兩處號誌化路口,但是其位置並不影響到上下匝道的匯入匯出;相對地,因為號誌化路口的動線都是直行,其衝突點與時相也非常單純,遠低於傳統十字路口。另外,因為平面道路的進出動線都集中在同一側,所以若高速公路上的車輛需要迴轉,也不需額外等候號誌,直接匯入平面車道再匯出即可。

如果單以匝道本身來分析,其車流動線較為單純,且通常為一車道、至多兩車道,若駕駛遵守停讓行人通過的規則,實際上是非常安全且簡單的。而因為車道佈設相對傳統鑽石型交流道複雜,所以人行動線也直接設於中央分向帶,此時交叉的號誌化路口也能負擔保護行人穿越的功能。

Photo © 桃園市政府交通局

筆者也發現DDI與圓環有一種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用交織取代衝突、匯入匯出的匝道都是一車道為主、兩車道為限,且進出皆不需號誌。而DDI設置號誌的用意在於轉變行駛位置,這點是跟一般路口最大的差異;若財務許可還能採取立體交叉,達到真正的無號誌設計。

由於DDI本身通常用於匝道出入口,因此多應用於高速公路交流道,市區道路路口較為少見,但也不是不可行,在中國已有此類案例。對於市區道路是否應改為DDI路口,筆者態度保留,因為DDI相較於傳統號誌化路口或圓環,是一種複雜且成本較高的系統,在工程上並非最佳選項。筆者認為,在選擇道路幾何結構時,還是應遵循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案,並以大道至簡為原則,以降低初期與後期養護的挑戰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翻譯:日本地方鐵道如何吸引運量?

合中市首度引進雙絞接電動公車

翻譯:曼谷捷運選擇單軌系統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