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美國窮人的運具選擇難題

原文(英)

翻譯:王柏翔 / 校正:都市運輸觀點

2020年底,美國國內許多巴士的車輪不再像以往不停地轉著。由於疫情期間政府的公共衛生部門呼籲民眾盡可能地減少外出,人們對公車的旅運需求下降了80%以上。儘管自感恩節假期以來航空業需求已經顯示出回升的跡象,但是人們仍擔心疫情會對公車這項數百萬低收入階層賴以維生的重要運輸方式造成傷害。那些因任何原因必須搭公車的人不僅選擇減少,也面臨著更高的票價。

安德魯‧薩爾基斯(Andrew Sarkis)正屬於因票價高漲而手頭拮据的一群人。他花費97美元購買了一張從維吉尼亞州漢普頓市(Hampton, Va.)到紐約市(New York City)的單程公車票,車程12小時且中途需轉乘兩次。

「老天,這太貴了。」安德魯在公車於華盛頓聯合車站(Union Station in Washington, D.C.)做短暫停留時伸長雙腿並如此說道。「我以往都搭乘另一台單趟45元且直達紐約的公車。」安德魯一如往常於聖誕節出門拜訪家庭成員,但當他得知以往搭乘的路線在競爭中削減服務,他不得不在灰狗巴士(Greyhound bus)上度過整整半天。他說道:「服務還算不錯,只是它的車程很長。」

灰狗巴士表示疫情期間它們仍有開行的公車路線不到一半,票務收入減少近60%。」公司在一份聲明中提到:「灰狗巴士受到了疫情嚴重的衝擊。從暫時或永久的路線裁撤到突發的裁員,我們對社區(尤其是缺乏完善設施或是鄉村地區的社區)提供服務的能力不如以往。」

眼光放大到整個公路運輸業,服務削減的幅度更大。美國公車協會(American Bus Association)會長彼得·潘圖索(Peter Pantuso)說道:「我們看到整個產業現今的產能只有以往的十分之一。」要預估需求多快能夠回升也是非常困難的。近期沒有人會想要跟一堆陌生人在密閉空間中待上好幾個小時,換句話說,沒有人會想要搭乘公車。

旅遊網站Wanderu的分析指出:「不像航空業能在感恩節假期遇到需求回升,民眾對公車票的需求持續低迷。」這引起人們對公車業長期健康狀況的擔憂,該行業的利潤率通常較低,財務緩衝較小。彼得預估於公車業工作的十萬勞工中有85%面臨資遣或無薪假——情況從三月開始變得明顯。

並非只有像灰狗巴士一樣的長途客運服務受到影響,每天輸送大量工人往來市區的通勤路線也面臨需求枯竭的狀況,因為許多人都改為居家辦公,導致包車業和提供個人化服務的業者也在苦苦掙扎。位於納什維爾(Nashville)的夜車公司(Nitetrain Coach)專為巡迴音樂家提供帶有吧檯與上下舖的改裝車,但自三月開始,全公司120輛車皆被靜置在停車場。來自該公司的安吉拉·艾歇爾(Angela Eicher)說:「沒有演唱會舉辦的這段日子過得很艱難,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公司內超過200名司機、技師和內勤無所事事。「我們得看各場館的臉色吃飯。當場館官方願意讓演唱會舉辦,我們才能有工作。」

夜車公司曾於今年秋天時派遣部分車輛至墨西哥灣(Gulf Coast) 供清理颶風後殘骸的人員休息。在別的地方,部分巴士車輛也被用來疏散受野火波及的民眾。公車業者間的競爭減少,少數民眾購買車票時需要付出更多的錢。勞工部(The Labor Department)報告指出,儘管通膨幅度不高,上個月城際客運的票價仍漲了18%。雖然公車還是所有運具選擇中最便宜的,但多出的交通成本仍使許多使用者感到苦惱。

領導帝博大學(DePaul University)查德迪克大都會發展研究院(the Chaddick Institute for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的交通運輸專家喬施‧威特曼(Joe Schwieterman)說道:「這(公車)是滿足無車者需求的一種方式,它需要盡可能地壓低費率。如果票價飆升,它可能變得遙不可及。」然而正當國會為航空公司和美國鐵路公司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財政援助時,客運業都被忽視了。

這周國會通過的新緊急紓困案為航空業提供援助,但客運公司大多都被忽視。彼得表示國會對此缺乏關注令人擔憂,並宣稱他們是構成國家交通運輸路網重要的一部分。他說道:「如果國會議員能更頻繁地搭乘公車,我們很有可能會成為金援名單的第一順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翻譯:富士山輕軌計畫面臨技術挑戰

翻譯:日本地方鐵道如何吸引運量?

翻譯:瑞士國鐵採購全新貨運機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