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今昔
![]() |
原文(英) |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昨日
在2010年,布宜諾斯艾利斯是第一批公共自行車的計畫城市之一,不僅對市民及遊客免費,且24小時都可以使用;公共自行車透過全市性的路網及保護設施,也促使自行車運動開始盛行。在2013年,該市重新設計世界最大的街道,原本整條馬路有20條車道,把它改成具備公車捷運系統、自行車道與行人徒步區的道路,結果公車的行駛時間節省一半,行人安全也獲得改善。
![]() |
從20條車道到公車捷運系統。 © ITDP |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今日
今天,要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移動,搭公車、騎腳踏車跟走路是最方便的方式,這要歸功於2013年推動的改造計畫,讓歷史城區內的許多街道可以透過上述方式抵達。如今,這個地區有80%的街道是徒步區,或是行人優先、僅供特定車輛通行的超級街廓。布宜諾斯艾利斯讓公共運輸的建設與人口成長同步進行,但儘管該市的市民能夠獲得比35年更好的服務,市郊地區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 |
徒步區促進商業活動與購物品質。 © ITDP |
從數據解讀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今昔
為了能夠更精確解讀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變化,可採用更多指標來分析比較1985年跟今日的都市環境差異。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會區人口包含城市本身跟周邊地區,成長率從1985年的9.6增加到2018年的14.6。捷運建設公里數成長率中從35.9增加到128.8,其中捷運的定義包含符合基本要素的公車捷運系統。另外,捷運建設居民比(Rapid Transit to Resident Ratio, RTR)是一項指標,是將人口數跟捷運建設長度相比,以衡量公車捷運系統服務市民的狀況。在布宜諾斯艾利斯,RTR從1985年的3.73已增加到今日的8.8。
![]() |
成長率綜合比較圖 © ITDP |
![]() |
捷運建設公里數與人口數比較圖 © ITDP |
![]() |
捷運建設公里數與捷運建設居民比 © ITDP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