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9的文章

翻譯:減稅讓德鐵採購更多高速列車

圖片
原文 (英) 在2019年9月20日,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宣布了一項預算540億歐元的新政策,用以緩解氣候變遷的影響,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投資在鐵路上面。為了減少運輸對於環境的影響並促進旅次轉移,德國聯邦政府將所有超過50公里以上的鐵路車票進行減稅,由原本的19%下降至7%左右。這是由聯邦運輸部長安德烈亞斯·舒爾(Andreas Scheuer)提出的計畫,並獲得時任財政部長奧拉夫·舒爾茨(Olaf Scholz)認可,鐵路減稅之後的差額將由航空票價支應。 德國國鐵立即承諾將放棄原本漲價的計畫,同時將降價後的效益回饋給乘客。執行長理查德·盧茨(Richard Lutz)表示,這相當於降價10%的費用,像是最便宜的城際高鐵(ICE)票價為19.90歐元,調整後為17.90歐元,如果拿會員卡(Bahncard)則可以折扣到13.40歐元。德國國鐵預測,降價之後每年可以增加500萬人次的旅客量,這也有助於實現年運量2.6億人的目標。 為了因應乘客增加的趨勢,德國國鐵也將採購30列高速列車,時速至少要在300公里以上。未來三年內,將有74列ICE4編組完成交付;到了2022年底,ICE車隊將從282個編組增加到386個編組,每天就可以多提供超過一萬三千個座位。因應氣候變,遷德國政府也承諾將從2020年到2030年間,每年從德國發展銀行融資10億歐元,用以進行基礎建設的現代化工程,並提升路線容量,同時對某些路線進行電氣化,以實現節能減碳的目標。 然而鐵路遊說聯盟(Allianz pro Schiene, ApS)認為政府的政策方向還是含糊不清,常務理事德克·弗萊格(Dirk Flege)表示:「在《 2030年氣候保護計畫》的報告書當中,提及鐵路的項目沒有像公路運輸一樣,做出具體的承諾。」鐵路遊說聯盟強調,政府刻意避開「廢除電力及可再生能源稅」的議題,這將使鐵路跟其他運輸方式相比,更加處於明顯劣勢的狀態。但是,鐵路遊說聯盟對運輸部門將依法訂定每年的減排目標表示樂觀,至少隨著時間的的前進跟各界壓力之下,政府就能履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 至於由新進鐵路業者組成的「全鐵協會(AllRail)」則描述這是鐵道界的黑暗日,稱政府只是拿氣候變遷當藉口發錢給德國國鐵,這只會對其他鐵路業者形成壁壘。全鐵協會認為要讓旅次轉移,就是要讓鐵路事業有更多競爭者加入。

翻譯:為何交通工程設計標準應被重寫?

圖片
原文 (英) 紐約時報上的一期頭條新聞,以「國家造成非汽車死亡人數增加」為標題另一則新聞則說:「美國現在的行人死亡人數已經來到三十年以來的新高峰。」這兩個事件看起來是幾周之內的事情,但實際上前者是1924年、後者是2019年,至今看來仍令人感到嚴肅。 一百年以來,我們還是沒有辦法解決交通事故的問題,所以如果我們要改變方針,就必須調整對街道安全的認知及策略。從1925年以來,交通領域就一直用「3E」當成治理交通的三大要素及指導原則,但在上個禮拜(9/8到9/14之間),運輸顧問公司「工具設計」(Toole Design) 提出了新的「交通3E」宣言,認為道德(Ethics)、公平(Equity)及同理心(Empathy)才是所有交通政策的最高準則。 「運輸專家工作最大的秘密,就是減少旅次跟促進運輸安全及效率。但是那些只會工程教育執法的專家們,很多人都想不透,警察說撞車是執法問題、工程師說撞車是工程問題,然後規劃者說是人類自己的行為就有問題,要把他當人看、好好教育他。所以各自鑽研自己的領域,最後就無法顧全大局。」 在傳統的3E關點之下,道路設計就是這三個大圓的重疊區域,所以就會叫行人停看聽,然後針對超速的駕駛跟違規穿越馬路的行人罰錢。從這種狹隘的觀點來看,就會產生一種問題,沒有人會去思考出整合各種不同專業角度的解決方案,於是產生政策空白區,不僅失焦又錯失機會。而很多城市都有制訂政策,但都只有重點街道而不是整個成市的大多數街道,加上投資在拓寬、新建道路的經費遠高於公共運輸,於是延續了塞車、汽車依賴及交通死亡事故的無限迴圈。 (臺灣還有更進階的叫作慢看停,這裡不會幫你加深記憶,但國考會加分。) 在過去三年內,每年因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都超過四萬以上,而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就是一個消除交通事故死亡的計畫,用更有系統性的方式來挑戰傳統的3E理論。但是,如果不去研究所有交通上的政策,零死亡願景跟本無法發揮效果。以紐約市為例,零死亡願景在2014年被引入,但至今紐約的事故死亡率還在上升,雖然車禍的原因有很多種,但安全倡議者指出,買車跟租車就是製造交通擁擠跟衝突的來源,然後又沒有適當的基礎設施(例如自行車道)才會發生這種問題。 另外在休士頓,政府花了七十億美金蓋高速公路,卻又制定零死亡願景,這是相互矛盾的,因為前者是在鼓勵人民開車、後者則是要求盡量減少汽車。華府也一樣...

翻譯:漢堡高鐵將大量採購電動公車

圖片
原文 (英) 一條讓漢堡高鐵公司(Hamburger Hochbahn)追求公車電氣化的道路被鋪平了,繼20輛賓士電動公車和10輛索拉里斯(Solaris)電動公車組成的墊腳石之後,漢堡高鐵計畫將在2021至2025年間購買大量的公車,包含電動公車跟燃料電池公車,現在招標程序已經啟動。 該計畫源自於漢堡市議會的倡議,該倡議要求客運業者自2020年開始只能購買電動公車。這也可以追溯至國家的環境倡議上,這項倡議將漢堡列入首批公車電氣化的城市,因此到了2021至2022年間,會有100輛電動公車被引進,而其中50輛是電動絞接公車。漢堡高鐵則表示,到了2022年底,總共會有160輛公車加入車隊運行,最終目標則是2030完成整個車隊的汰換。 漢堡高鐵可以買這麼多電動公車的秘密,就是買電車有補貼、開電車可以減空污,且漢堡高鐵已經是賓士電動版西塔羅(eCitaro)公車的第一客戶。本次招標的重點在於讓電動公車在機廠充電,這也是德國大多數城市的做法,但是也歡迎可以在中途快速充電的技術來投標,例如在終點站也充一次電,這樣可以擴大行駛距離。本次採購案的重點就是續航力,漢堡高鐵要求電動公車一次可以行駛兩百公里以上;絞接公車則考量重量問題,所以設定為150公里。 漢堡高鐵還考慮氫燃料電池公車作為長途路線的選擇,現在德國已經有兩種氫燃料車在運行,因此未來漢堡高鐵將推出一項開放式的資格認證系統,讓採購燃料電池公車的作業更加便利快速。漢堡高鐵執行長亨里克‧福爾克(Henrik Falk)表示:「只要我們的合作夥伴戴姆勒集團,或是其他廠商開始推出德國最新技術,可以把電動公車的電池替換成燃料電池,我們也會拿來在自己的市區公車路線上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