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小技術產生大影響

原文(英)

墨西哥城都會圈有超過八百萬人使用公共運輸,然而上班族每天都要在不安全的公共運輸環境之下通勤兩小時,尤其在2016年就有3667起交通事故與公共運輸有關,而且有超過90%的民眾反映他們擔心搭乘公共運輸的安全。不安全跟低效率的公共運輸營運狀況,也是眾多開發中國家面臨的問題,雖然私營車輛(例如計程摩托車)可以填補公共運輸的空白區域,但服務很差且缺乏管制。

透過科技導向的應用,可以提升公車的安全性、品質並促進永續經營。在2018年,運輸政策與發展研究所(ITDP)展開了一項實驗,以遠端監控設施來觀察墨西哥城兩條私營公車路線的狀況,其中一條路線由車隊A行駛,並裝上警報系統,讓駕駛員知道他們的駕駛行為已經超過了安全標準;另一條路線由車隊B行駛,但讓他們照常運行。結果表明,這種技術雖然簡單,但透過強而有力的政策干預,就能改善公共運輸的可靠度、安全性及效率,並降低能源消耗,無形中節省了車隊運作的成本與碳排放。

現代都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資訊可被取得,有助於規劃交通系統並改善既有的問題,使公共運輸變得更加便利快速。共乘服務(Ride Hailing)公司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式越來越受到歡迎,尤其是在墨西哥城及聖保羅,但他們的數據始終沒有跟公部門分享。儘管現代科技早已可以提供即時訊息並簡化公車營運狀況,但實際上公部門花費大量資金來發展監控技術,還是難以充分蒐集或使用相關的資料。

大多數都市都在學習如何利用手機應用程式來改善交通系統,使其更加高效、永續及公平,包含在手機上面繪製非正式運輸系統的路線圖。然而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於低收入族群:政府要如何透過這些數據,使最需要改善交通可及性的弱勢族群受益,並推出對環境友善的運輸系統?

為了探索科技如何改善墨西哥城的交通環境,運輸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的墨西哥分部在美國電信公司(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的協助之下,進行了一項簡單實驗,只關注兩個問題:安全及燃油效率。藉由完整的實驗架構,運輸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安裝了一個GPS設備,並以美國電信公司的4G-LTE訊號來追蹤公車的移動狀況,包含位置、加速度、煞車、轉彎及油耗等資訊。

運輸政策與發展研究所追蹤車隊一個月來建立一個完整的基礎數據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啟動車隊A的警報裝置,並觀察駕駛行為的改變狀態;而車隊B則維持原本的運作。這個警報裝置可以讓駕駛員知道他們超速、閒置五分鐘以上(搖車)、急轉彎或緊急煞車。在經過資料分析方法的導入之後,可以證明科技的介入能夠產生可被衡量的影響。

首先,研究人員發現公車的最高行駛速度顯著降低,包含超速的行為也被抑制;接著,燃油效率被顯著提升,這是因為引擎怠速的現象被減少,以及平均行駛速率下降的關係,可以消耗更少的柴油。總而言之,車隊A的平均燃油效率被提升3%,也就是每天可以節省1.6公升的柴油,如果再加入其他措施,整個公司的收支將會被大幅改變,油耗及碳排放也能再度下降。

該研究還發現,轉彎及加減速都沒有明顯變化。駕駛員表示這個問題很難克服,因為只要這條路線滿載,引擎轉速(RPM)就會被拉高而超過極限,就算他沒有大腳踩油門也一樣。另外,緊急煞車跟突然轉彎的問題都是受到交通狀況的影響。所以,運輸政策與發展研究所打算在未來的研究中加入駕駛輸入項及載客服務水準(Loading Levels)等項目,這些項目的關鍵效果就是將數據轉化成對管理者來說有用的資料。

藉由這項實驗,運輸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發現一個小小的科技也能對公共運輸的安全及效率造成顯著的影響。事實上,共乘服務公司早已運用這種技術,並在旅客與駕駛之間的配對頗有成效,但他們都只考慮到一輛車的移動,這可能對空氣汙染及塞車問題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究竟新的科技能不能改善都市交通的永續性與公平性?這要取決於集體運輸模式能不能比個別運輸模式更具競爭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翻譯:富士山輕軌計畫面臨技術挑戰

翻譯:日本地方鐵道如何吸引運量?

翻譯:瑞士國鐵採購全新貨運機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