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不開車也能暢遊明尼阿波利斯

原文(英)

紐約、舊金山、洛杉磯,還有芝加哥,這些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國大城市,但他們不能完全代表典型的美國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的規模及組成更趨近於普通的美國城市,位於中部但足以跟沿海城市抗衡,並主導著文化與媒體產業。明尼阿波利斯位於明尼蘇達州,有許多綽號,但最近又加了一個:公共運輸的大本營。雖然明尼阿波利斯在人口、市政預算、稅務、發展密度、就業機會和政府清廉程度方面與許多中西部城市相似,但他有一個重要指標遙遙領先其他同級城市:在21世紀的美國,許多城市都完全仰賴汽車,但明尼阿波利斯不需要。

在美國,大多數城市嚴重依賴汽車,都市基礎公共運輸建設非常差或是完全沒有,人們就只能開車才能出門,所以明尼阿波利斯就可以作為一項個案研究,用以尋求都市公共設施改革的解決方案,創造無車族的友善環境。明尼阿波利斯是「雙子城」之中較大的城市,另一個是明尼蘇達州首府聖保羅,整個都會區總人口約三百萬人。明尼蘇達州位於密西西比河上游,夾在北達科他州和南達科他州、加拿大、威斯康辛州和愛荷華州之間,以其平坦的大草原而聞名,因湖泊遍布而被稱為千湖之地。它擁有漫長而嚴寒的冬季,在法國毛皮商人和後來的北歐定居者搬進來之前,它是許多美洲原住民的家園。

明尼蘇達州在文化上佔有一席地位,因為它擁有強大的藝術和LGBTQIA(女同志、男同志、雙性戀、跨性別、疑性戀、雙性人、無性戀)社群,在周邊較保守的區域裡被視為「藍點」或政治上進步的州。明尼阿波利斯的公共運輸市占率約24%左右,部分通勤者使用公共運輸、步行或自行車,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區及商業區都有快速便捷的公共運輸系統,有73%的市民、89%的工作人口及84%的低收入戶都能在步行500公尺或騎自行車十分鐘內取得公共運輸。明尼阿波利斯的永續交通程度排名甚至超越紐約與華盛頓特區,因為市民可以在三十分鐘內到達工作地點,但這對於四十萬市民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幸運的是,一些運輸政策與政策發展研究所(ITDP)的員工剛好要去那裡開會,可以順便使用當地的公共運輸系統,結果搭乘的體驗令人印象深刻,不論路網規模還是便利性都令人讚嘆。最令人注目的就是便利性,每個輕軌車站都能讓輪椅進出並設於道路中央(At-Street Boarding),車廂內也設有輪椅、殘障及老人的座位。而市公車也適合輪椅使用者,輪椅族甚至可以預先訂位,這是一項名為大都會移動(Metro Mobility)的計畫內容。在這座都市當中,不同視力程度與不同步行水準的人隨處可見,因此到處都是寬廣的人行道與平坦的道路,甚至在嚴寒的冬季,你也看不到任何坑洞;而且每一個人行道在路口都有斜坡給輪椅通過,還有專用的過街按鈕,按下去之後會發出醒目的聲音,如此也適合視障者使用。

明尼阿波利斯的第一條輕軌在2004年通車,現在稱為藍線,從雙城棒球隊的主場──標靶棒球場(Target Field)出發到美國購物中心,中途經過國際機場,全長19公里。早上六點到晚上九點之間的班距為十分鐘,離峰則為半小時一班,深夜十二點半到凌晨三點不營運。第二條綠線在2014年通車,長18公里,24小時運行,將標靶棒球場跟首府聖保羅串聯起來,中間經過明尼蘇達大學,全線車程為40分鐘。延伸計畫也尚在進行中,包含新增16個車站,土地開發計畫也被要求應趨近於輕軌的建設。在2018年,輕軌的運量為八千萬人次,創歷史新高。跟其他城市的鐵路相比,明尼阿波利斯輕軌安靜又乾淨,並具備現代軌道運輸應有的特色。而這座城市到處都是自行車道,但許多路段都沒有受到實體隔離。

明尼阿波利斯擁有超過兩百英里(322公里)的自行車道,其中一半以上是自行車專用道,另外才是路外自行車道,通常蓋在公園或湖泊附近,風景優美;有些是鐵道的路廊再利用,例如綠廊(Greenway)是一條寬九公尺的路徑,人們喜歡在上面散步,位於城市的南邊,冬天也開放,且為24小時皆可使用。由於明尼阿波利斯本身就是由許多湖泊組成的城市,幾乎所有的湖泊都有自行車道串連,有條小徑總長24公里,環繞著五個最大的湖泊及密西西比河,延伸至數個主要的公園。地形平坦、路線簡單,但維護非常健全,讓人樂於使用,且城市也推出了好騎(NiceRide)共享計畫,提供三千台公共自行車,還計畫開發一個應用程式,用於無樁位共享行車(Dockless Bike Sharing)。

明尼阿波利斯的公車包含高頻率、快速、通勤及社區路線,其中14號路線是高頻率路線的代表,連周休二日的班距都低於15分鐘。許多公車的轉乘點都擁有自行車停車場,並有空調設施以防嚴寒。許多公車站或輕軌站附近還有停車場,提供住在郊外的民眾轉乘。明尼阿波利斯最厲害的基礎建設就是行人封閉陸橋系統,稱為天道(Skyway),密集覆蓋方圓15公里內的80個街區,讓民眾可以在嚴寒的冬天移動。這座陸橋最早於1962年開放,主要用於連接兩棟摩天大樓之間,並且迅速普及。最初不是用來避冬,而是用以改變行人的路徑來把空間提供給汽車,並創造二樓的商業機會。天橋的營運及維護都是由大樓的業主主導,所以營運時間不統一且有些周末不開放,甚至標誌混亂,難以駕馭,令人走了很多冤枉路。

此外,明尼阿波利斯實施擁擠定價政策。在尖峰時間,高乘載車輛及摩托車可以使用MnPASS行走專用道快速通過,到了離峰時間則對外開放;這項政策成功解決都市交通問題並降低交通事故率。明尼阿波利斯的人民非常友善,且適合逛街,從機場搭輕軌到飯店也很方便,旅遊方式簡單又愉快,是一個值得一訪再訪的城市。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翻譯:富士山輕軌計畫面臨技術挑戰

翻譯:日本地方鐵道如何吸引運量?

翻譯:瑞士國鐵採購全新貨運機車頭